2025年黑龙江高考考生想要报考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参考2024年的数据,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物理类412分、历史类434分。因此,今年黑龙江考生至少需要达到410分以上才有可能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录取。详见如下具体分析。
一、2025黑龙江考生多少分能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今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预测:
1、2025年黑龙江高考【物理类】考生本科批预估要得410分以上(或位次66406名左右)才能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2025年黑龙江高考【历史类】考生本科批预估要得430分以上(或位次19281名左右)被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录取的概率才算是比较大。
以上为预估数据,同学们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还应考虑今年考生人数、考试难度等实际情况,为了更科学地填报志愿,建议使用快志愿AI等工具进行综合分析。
二、历年黑龙江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对于2025年的最低录取分预估,还可以参考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近三年在黑龙江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详细如下。
1、【理工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2022-2024)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001组)(6008)((哈尔滨市)) | 黑龙江 | 本科 | 412/66406 | 360 |
2023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B)(预科)(5007)((哈尔滨市)(1、该校以下专业为预科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控制分数线不低于该校(院校代号为2607)本批次A段投档分数线下80分。2、被录取的考生需先在少数民族预科班(设在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学习一年结业考试合格者准许升入本科院校。预科一年学费1.5万元升入本科的学费按所在院校统招专业收费标准执行。3、已按类招生的专业如考生升入本科院校后取消按类招生则按本科院校相关规定执行。4、现未实行按类招生的专业如考生升入本科院校后该专业改为按类招生则按本科院校相关规定执行。5、如考生升入本科院校后录取专业停招则根据本科院校要求调至相近专业。6、本解释权归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咨询电话045185560098、8556019813845186876、13936139128、18946108668、15776997919。)) | 黑龙江 | 本二B | 310/75871 | 0 |
2022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B)(预科)(5007)((哈尔滨市)注1、该校以下专业为预科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控制分数线不低于该校(院校代号为2607)本批次A段投档分数线下80分。2、被录取的考生需先在少数民族预科班(设在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学习一年结业考试合格者准许升入本科院校。预科一年学费1.5万元升入本科的学费按所在院校统招专业收费标准执行。3、已按类招生的专业如考生升入本科院校后取消按类招生则按本科院校相关规定执行。4、现未实行按类招生的专业如考生升入本科院校后该专业改为按类招生则按本科院校相关规定执行。5、如考生升入本科院校后录取专业停招则根据本科院校要求调至相近专业。6、本解释权归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咨询电话0451-85560098、85560198、13845186876、13936139128、18946108668、15776997919、18846455918、15645680881、18845082720、18686728719、13384603312、18845076818) | 黑龙江 | 本二B | 340/72274 | 308 |
2、【文史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2022-2024)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001组)(1420)((佳木斯市)) | 黑龙江 | 本科 | 434/19281 | 410 |
2023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校区)(2617)((佳木斯市)) | 黑龙江 | 本二A | 400/12172 | 0 |
2022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校区)(2617)((佳木斯市)) | 黑龙江 | 本二A | 426/13436 | 365 |
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简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经六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具有较高教学、科研、医疗水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校于2004年全国首批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结论,2007年全国首家通过教育部本科中医学专业认证单位,2018年获批成为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4068人(校本部837人),有专任教师1140人,博士生导师114人,硕士生导师611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3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1人,岐黄学者6人,青年岐黄学者5人,龙江科技英才2人,龙江学者17人。学校启动实施“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