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河北新高考多少分可以考上中国传媒大学?全省排名在多少位次?以下为赶考猫高考志愿AI填报系统提供的:中国传媒大学历年在河北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供2024年考生志愿填报参考!
一、2024年河北考生多少分能上中国传媒大学
依据中国传媒大学2023年在河北的招生录取数据分析:
1、2024年河北考生(物理类)高考分数预估要得565-603分左右才能上中国传媒大学,或者位次排在36315-14383名左右被中国传媒大学录取的概率才算是比较大。
2、2024年河北考生(历史类)高考分数预估要得593-608分左右才能上中国传媒大学,或者位次排在3451-1999名左右被中国传媒大学录取的概率才算是比较大。
附1:【物理类】中国传媒大学在河北历年录取分数线(2021-2023)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中国传媒大学 | 河北(物理类) | 本科批 | 603 / 14383 | 439 |
2023 |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专项计划) | 河北(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B段 | 600 / 15687 | - |
2023 | 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 河北(物理类) | 本科批 | 565 / 36315 | 439 |
2022 | 中国传媒大学 | 河北(物理类) | 本科批 | 599 / 10212 | 430 |
2022 | 中国传媒大学 | 河北(物理类) | 专科批 | 433 / 173411 | 200 |
2022 |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专项计划) | 河北(物理类) | 本科提前批B段 | 597 / 10996 | 430 |
2022 | 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 河北(物理类) | 本科批 | 563 / 30033 | 430 |
2021 | 中国传媒大学 | 河北(物理类) | 本科批 | 616 / 7907 | 412 |
2021 | 中国传媒大学 | 河北(物理类) | 专科批 | 418 / 159311 | 200 |
2021 | 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 河北(物理类) | 本科批 | 600 / 13430 | 412 |
各专业录取分详细数据: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附2:【历史类】中国传媒大学在河北历年录取分数线(2021-2023)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中国传媒大学 | 河北(历史类) | 本科批 | 608 / 1999 | 430 |
2023 |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专项计划) | 河北(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B段 | 602 / 2526 | - |
2023 | 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 河北(历史类) | 本科批 | 593 / 3451 | 430 |
2022 | 中国传媒大学 | 河北(历史类) | 本科批 | 610 / 1299 | 443 |
2022 | 中国传媒大学 | 河北(历史类) | 专科批 | 455 / 60650 | 200 |
2022 | 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 河北(历史类) | 本科批 | 600 / 2130 | 443 |
2022 |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专项计划) | 河北(历史类) | 本科提前批B段 | 599 / 2217 | 443 |
2021 | 中国传媒大学 | 河北(历史类) | 本科批 | 616 / 1161 | 454 |
2021 | 中国传媒大学 | 河北(历史类) | 专科批 | 463 / 61269 | 200 |
2021 | 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 河北(历史类) | 本科批 | 608 / 1731 | 454 |
各专业录取分详细数据: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注:每年高校的录取分数线都会根据考生的成绩和招生计划有所变化,以上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2024年河北高考实际要多少分才能进中国传媒大学,待录取结束后,以官方权威发布的信息为准。
二、中国传媒大学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强化信息传播领域“小综合”的学科特色,走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发展之路,构建以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为支撑,互联网信息、文化产业、艺术与科学等交叉学科为重点的多学科融合渗透、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