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西新高考多少分可以考上同济大学?全省排名在多少位次?以下为赶考猫高考志愿AI填报系统提供的:同济大学历年在江西招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供2024年考生志愿填报参考!
一、2024年江西考生多少分能上同济大学
依据同济大学2023年在江西的招生录取数据分析:
1、2024年江西物理类考生高考分数预估要得612-647分左右才能上同济大学,或者位次排在6262-1463名左右被同济大学录取的概率才算是比较大。
2、2024年江西历史类考生高考分数预估要得622-624分左右才能上同济大学,或者位次排在495-427名左右被同济大学录取的概率才算是比较大。
附一:【理科】同济大学在江西历年录取分数线(2021-2023)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同济大学 | 江西(理科) | 本科一批(普通类) | 647/1463 | 518 |
同济大学 | 江西(理科) | 本科一批(理科实验班) | 642/1865 | 518 | |
同济大学 | 江西(理科) | 本科一批(中外合作) | 638/2373 | 518 | |
同济大学 | 江西(理科) | 本科一批(国家专项) | 612/6262 | 518 | |
2022 | 同济大学 | 江西(理科) | 本科一批(普通类) | 626/1424 | 509 |
同济大学 | 江西(理科) | 本科一批(理科实验班) | 622/1759 | 509 | |
同济大学 | 江西(理科) | 本科一批(中外合作) | 622/1751 | 509 | |
同济大学 | 江西(理科) | 本科一批(国家专项) | 622/1747 | 509 | |
2021 | 同济大学 | 江西(理科) | 本科一批(普通类) | 649/1103 | 519 |
同济大学 | 江西(理科) | 本科一批(理科实验班) | 640/1741 | 519 | |
同济大学 | 江西(理科) | 本科一批(中外合作) | 640/1776 | 519 | |
同济大学 | 江西(理科) | 本科一批(国家专项) | 647/1197 | 519 | |
各专业录取分详细数据: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附二:【文科】同济大学在江西历年录取分数线(2021-2023)
年份 | 院校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同济大学 | 江西(文科) | 本科一批(普通类) | 624/427 | 533 |
同济大学 | 江西(文科) | 本科提前批(普通类) | 622/495 | 533 | |
2022 | 同济大学 | 江西(文科) | 本科一批(普通类) | 603/502 | 529 |
同济大学 | 江西(文科) | 本科提前批(普通类) | 602/563 | 529 | |
2021 | 同济大学 | 江西(文科) | 本科一批(普通类) | 635/477 | 559 |
同济大学 | 江西(文科) | 本科提前批(普通类) | 632/599 | 559 | |
各专业录取分详细数据: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注:每年高校的录取分数线都会根据考生的成绩和招生计划有所变化,以上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2024年江西高考实际要多少分才能进同济大学,待录取结束后,以官方权威发布的信息为准。
二、同济大学简介
同济大学始于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中德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由华人接办,先后改称为同济医工学校和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3年定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同济大学经过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沪、浙、赣、桂、滇等地,1940年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坚持办学。1946年回迁上海以后,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学科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个门类。现有本科招生专业7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6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后流动站35个;6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拥有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4个其他国家级研究平台以及101个省部级研究平台。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获批2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