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高考物理类61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613分、614分、615分、616分、617分的湖南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湖南高考61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湖南物理类考生61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湖南大学(公办)、中南大学(公办)、中南大学(公办)、湖南大学(公办)、中南大学(公办)、东南大学(公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公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办)、苏州大学(公办)、西安交通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湖南物理类61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257所)
以下为2024年湖南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61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61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湖南大学 | 614 / 9478 | 本科 | 公办 |
2 | 中南大学 | 605 / 12426 | 本科 | 公办 |
3 | 中南大学 | 604 / 12788 | 本科 | 公办 |
4 | 湖南大学 | 603 / 13129 | 本科 | 公办 |
5 | 中南大学 | 601 / 13821 | 本科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东南大学 | 614 / 9478 | 本科 | 公办 |
2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614 / 9478 | 本科 | 公办 |
3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613 / 9800 | 本科 | 公办 |
4 | 苏州大学 | 613 / 9800 | 本科 | 公办 |
5 | 西安交通大学 | 612 / 10069 | 本科 | 公办 |
6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612 / 10069 | 本科 | 公办 |
7 | 华中科技大学 | 611 / 10382 | 本科 | 公办 |
8 | 山东大学 | 611 / 10382 | 本科 | 公办 |
9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610 / 10702 | 本科 | 公办 |
10 | 重庆大学 | 610 / 10702 | 本科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257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湖南物理类61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中南大学
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质量优先,努力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新模式。
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电子与信息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目前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944.8亩,校舍建筑面积154.03万平方米。
建校以来,学校累计为国家输送了34万余名优秀人才,毕业生到国家急需重点行业领域就业超过80%,锻造了以“院士校友多、将军校友多、航天总师多、所长总工多、创业英雄多”著称的人才培养“西电现象”,以行业领军人才、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创业先锋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校友,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航天局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是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中国大陆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名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从民国时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国时代的开拓创新;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与回归;从多校合并的跨越发展,到争创一流的重塑辉煌,苏州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学校实施“顶天立地”科技创新战略,科研创新工作取得累累硕果。2022年度,人文社科领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49项;其中,艺术学项目5项,位居全国高校第2名;后期资助项目17项,位居全国第5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22项,位居全国高校第11名、全省第1名。获得江苏省第十七届社科优秀成果奖46项。“社科传播与应用基地”获批江苏省高校社科普及基地,“苏州大学东吴体育智库”入选国家体育总局高端智库,“江苏省地方立法研究基地”落户我校。决策咨询成果在省部级以上内参刊发或批示125篇次,其中国家级领导肯定性批示9篇。自然科学领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1项(含优青(海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13项,国防重大项目1项;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2020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第一合作单位),2022年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2022年度最新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排名位列全球高校第44位、全国高校第14位;26人次入选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位列全国高校第5位。2022年全年发表三大检索论文6605篇,其中SCIE收录4237篇,位列全国高校第25位;授权知识产权1583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994项、国际专利授权61项,实现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210件。此外,苏州大学还入选科技部、教育部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