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高考历史类47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历史类成绩在473分、474分、475分、476分、477分的甘肃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甘肃高考47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甘肃历史类考生47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兰州交通大学(公办)、西北师范大学(公办)、兰州理工大学(公办)、甘肃农业大学(公办)、兰州财经大学(公办)、南昌工程学院(公办)、吉林师范大学(公办)、湖北工程学院(公办)、湖南文理学院(公办)、黄淮学院(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甘肃历史类47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291所)
以下为2024年甘肃高考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7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47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兰州交通大学 | 478 / 12461 | 本科 | 公办 |
2 | 西北师范大学 | 476 / 12847 | 本科 | 公办 |
3 | 兰州理工大学 | 475 / 13034 | 本科 | 公办 |
4 | 甘肃农业大学 | 474 / 13211 | 本科 | 公办 |
5 | 兰州财经大学 | 470 / 13863 | 本科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南昌工程学院 | 478 / 12461 | 本科 | 公办 |
2 | 吉林师范大学 | 478 / 12461 | 本科 | 公办 |
3 | 湖北工程学院 | 478 / 12461 | 本科 | 公办 |
4 | 湖南文理学院 | 478 / 12461 | 本科 | 公办 |
5 | 黄淮学院 | 478 / 12461 | 本科 | 公办 |
6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476 / 12847 | 本科 | 公办 |
7 | 绍兴文理学院 | 475 / 13034 | 本科 | 公办 |
8 | 西南民族大学 | 474 / 13211 | 本科 | 公办 |
9 | 蚌埠医科大学 | 473 / 13372 | 本科 | 公办 |
10 | 沈阳师范大学 | 471 / 13697 | 本科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291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甘肃历史类47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由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部分系科分划组建而成的我国第三所铁路高校。学校目前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孔子学院授权建设单位,教育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三对一”对口支援高校。学校是教育部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铁路科普基地、国家北斗科普基地、教育部文化传承基地和西北地区小语种培训基地等一大批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西班牙、巴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21年,学校获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授权与有500年办学历史的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成为甘肃省内首家在发达国家共建孔子学院的高校。学校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交通强国”战略,是“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单位,与俄罗斯、北马其顿、哈萨克斯坦、老挝等“一带一路”国家和高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国际留学生培养工作,实现了汉语言预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习层次的全覆盖,并开展外籍博士后进站工作,为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了2000多名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国际人才。
2、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中西部百所高校之一、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前身是1946年10月创建于兰州的国立兽医学院。1950年更名为西北兽医学院,1951年更名为西北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与筹建中的甘肃农学院合并成立甘肃农业大学。
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教育对外开放。与美国德州理工大学、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意大利马尔凯理工大学、马其顿信息科学与技术大学等20多个国家的7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国际沙棘研究中心等国际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先后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一带一路”生态水利与新能源合作联盟等。学校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员单位、“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中方成员高校。
3、西南民族大学
砥砺奋进,岁月流金。西南民族大学坐落于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是国家民委直属综合性普通高校,国家民委、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是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邓小平同志先后两次为学校题词。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南民委主任王维舟为首任院长。2003年学校在首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3年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7年、2020年连续两届荣膺“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励精图治,笃行致远。学校现有26个学院,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涵盖12个学科门类的本科招生专业75个,省(部)级重点(建设)学科9个,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培育)学科10个,工程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13个专业获批省级及以上“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含4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本科特色专业6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10个,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1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达1100余万册(含电子文献)。学校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中央部属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连续十次被评为“四川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先进单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