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2025内蒙古新高考64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哪些大学(报考推荐)

更新:2025-01-04 18:31:32 赶考猫

2025年内蒙古新高考物理类64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638分、639分、640分、641分、642分的内蒙古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2025内蒙古新高考640分左右物理类能上哪些大学(报考推荐)

一、内蒙古高考64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内蒙古物理类考生64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公办)、大连理工大学(公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外合作)(公办)、同济大学(公办)、武汉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内蒙古物理类64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9所)

以下为2024年内蒙古新高考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64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64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642 / 1194本一A公办
2大连理工大学641 / 1244本一A公办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外合作)639 / 1338本一A公办
4同济大学639 / 1338本一A公办
5武汉大学639 / 1338本一A公办
6电子科技大学639 / 1338本一A公办
7华中科技大学639 / 1338本一A公办
8天津大学639 / 1338本一A公办
9同济大学(医学类专业)636 / 1493本一A公办
10哈尔滨工业大学(B)633 / 1654本一B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19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内蒙古物理类64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基本特质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

学校坚定不移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围绕“完善拓展‘一带一路’,深耕东北亚、深化欧美”国家及地区国际合作的区域战略布局,全方位开展教学、师资、人才培养、科研和组织管理国际化工作。目前,与43个国家和地区的313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发起中国卓越大学联盟-日本国立六大学联盟以及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加入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等19个国际大学联盟。学校建有3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合作高校分别是日本立命馆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合作高校为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有国家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短期交流访问等各类450余项学生海外交流项目,年选派规模达2500余人次;教师长短期出国(境)公派、进修、参会、访问年均1700余人次;年均聘请长短期海外专家学者近600人来校工作访学;2023年以来学校有留学生1660人,其中学历生占比56.7%。

2、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专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价值塑造、启迪思想、唤起好奇、激发潜能、探究未知、个性发展”六位一体为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素养、扎实基础、知识综合与创新能力,未来能引领科技前沿、经济社会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创新引领性人才。学校设有40余个教学科研单位、研究机构,65个本科专业,其中13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3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在读本、硕、博学生42000余人。本科生国内外深造率超过2/3,其中出国(境)深造率超过1/5。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超过半数的研究生赴国家重点单位就业。研究生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显著增加,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的人数不断增加。成电学子遍布海内外,以素质全面、专业知识扎实、能力强、后劲足等鲜明特点受到了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

3、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住所地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同时在山东省威海市和广东省深圳市分别设有校区。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学校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传统,形成了“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出了123位两院院士、169位大学书记和校长、144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54位共和国将军、450余位航天国防总师,培养出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全国最美奋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教师、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培养出了35万余优秀人才。近年来,学校瞄准学术大师、工程巨匠、业界领袖和治国栋梁四类杰出人才培养目标,持续加强“五育并举”顶层设计和资源供给体系,加速推进个性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落地,创新推出的永坦班、善义班、小卫星班、智能机器人班、人工智能班等由7位院士担任班主任的特色班已成为学校杰出人才培养的“金字招牌”,设立战略班、总师班、尖班等一批顶尖人才培养载体,成立了全国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学生竞赛成绩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中实现“五连冠”,哈工大问天舱机械臂团队、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