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高考物理类46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458分、459分、460分、461分、462分的甘肃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甘肃高考46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甘肃物理类考生46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西北师范大学(公办)、兰州交通大学(公办)、西北师范大学(公办)、兰州交通大学(公办)、西北师范大学(公办)、大连医科大学(公办)、惠州学院(公办)、张家口学院(公办)、中原工学院(公办)、天津师范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甘肃物理类46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400所)
以下为2024年甘肃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6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46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西北师范大学 | 463 / 48551 | 本科 | 公办 |
2 | 兰州交通大学 | 463 / 48551 | 本科 | 公办 |
3 | 西北师范大学 | 461 / 49528 | 本科 | 公办 |
4 | 兰州交通大学 | 458 / 50860 | 本科 | 公办 |
5 | 西北师范大学 | 455 / 52275 | 本科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大连医科大学 | 463 / 48551 | 本科 | 公办 |
2 | 惠州学院 | 463 / 48551 | 本科 | 公办 |
3 | 张家口学院 | 463 / 48551 | 本科 | 公办 |
4 | 中原工学院 | 463 / 48551 | 本科 | 公办 |
5 | 天津师范大学 | 461 / 49528 | 本科 | 公办 |
6 | 上海师范大学 | 460 / 49999 | 本科 | 公办 |
7 | 西华师范大学 | 459 / 50438 | 本科 | 公办 |
8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459 / 50438 | 本科 | 公办 |
9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456 / 51824 | 本科 | 公办 |
10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 455 / 52275 | 本科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400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甘肃物理类46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西北师范大学
【办学历史】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定名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被列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
【人才培养】学校自独立设置以来,已培养各类学生30万余人。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0438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8520人,博士研究生1087人,硕士研究生10557人,留学生274人。1992年起连续六期实施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目前正在实施第七期工程。2003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2008年教育部英语本科专业评估获得优秀。2010年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2、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由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部分系科分划组建而成的我国第三所铁路高校。学校目前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孔子学院授权建设单位,教育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三对一”对口支援高校。学校是教育部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铁路科普基地、国家北斗科普基地、教育部文化传承基地和西北地区小语种培训基地等一大批人才培养基地。
2023年1月,学校召开了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1152”发展目标,即围绕建成一所“区域优势更加突出、行业特色更加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一个总目标,奋力取得“交通运输工程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一个新突破,实现“人才培养能力、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国际化办学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办学条件”五个新提升,建成“国家轨道交通行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高地、西部地区高速铁路服役安全与智能运维研发创新高地”两个新高地。学校将牢牢把握交通强国建设和甘肃省建设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等重大战略机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奋发向上、艰苦朴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校风和“尚德、励志、博学、笃行”的校训,朝着“1152”奋斗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走好区域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时代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西北师范大学
【办学历史】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定名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被列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
【科学研究】学校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历来重视产学研结合。社会科学在中国古代文学、西北历史与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民族教育、古籍整理、敦煌学等学科领域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自然科学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数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教育技术等学科领域研究深入。学校获得了一批高级别的科研奖励,近年来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800项,其中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1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1项(其中二等奖3项,终身成就奖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83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省专利奖2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640项,省敦煌文艺奖45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