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新高考历史类40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历史类成绩在398分、399分、400分、401分、402分的内蒙古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内蒙古高考40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内蒙古历史类考生40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9所):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高收费)(公办)、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民办)、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公办)、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民办)、贵州财经大学(公办)、长春师范大学(中外合作)(公办)、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民办)、三明学院(公办)、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民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内蒙古历史类40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200所)
以下为2024年内蒙古新高考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0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40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高收费) | 402 / 16313 | 本二A | 公办 |
2 |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 | 398 / 16772 | 本二A | 民办 |
3 |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 393 / 17404 | 专科 | 公办 |
4 |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 | 382 / 18755 | 本二A | 民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贵州财经大学 | 403 / 16194 | 本二A | 公办 |
2 | 长春师范大学(中外合作) | 403 / 16194 | 本二A | 公办 |
3 |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 403 / 16194 | 本二A | 民办 |
4 | 三明学院 | 403 / 16194 | 本二A | 公办 |
5 |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 403 / 16194 | 本二A | 民办 |
6 | 长春工业大学(B) | 401 / 16449 | 本二B | 公办 |
7 | 韩山师范学院 | 401 / 16449 | 本二A | 公办 |
8 | 湖南工业大学(B) | 397 / 16904 | 本二B | 公办 |
9 | 吉首大学(B) | 397 / 16904 | 本二B | 公办 |
10 | 丽水学院(B) | 395 / 17176 | 本二B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200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内蒙古历史类40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长春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是吉林省重要的基础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研究型省属师范大学,更是一所拥有悠久办学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
(更新日期:2024年3月,部分数据来源2023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
2、韩山师范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广东省属本科师范院校,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潮州市。学校前身可追溯到宋代元祐五年(1090年)潮州人为纪念韩愈而建立的“韩山书院”,校史从创立于清光绪廿九年(1903年)的“惠潮嘉师范学堂”起算,是中国第一批、广东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学校在1921年更名为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35年更名为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1949年更名为韩山师范学校,1958年更名为韩山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韩山师范学院。形成了“勤教力学,为人师表”的校训和“爱国爱乡爱校的家国情怀、明道传道学道的师道精神、求是求真求正的学人品质、仁爱进取精诚的心灵境界”的韩师人精神特质以及“扎根潮州百年深耕师范教育”的办学特色。校友遍布海内外,涌现了一批杰出人物,如国学大师饶宗颐,岭南词宗詹安泰,中山大学第一任校长邹鲁,著名哲学家陈唯实,国际摄影大师陈复礼,旅港爱国实业家陈伟南,马来西亚实业家林进华,泰国实业家陈汉士,台湾地区著名书法教育家陈其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全国人民警察一级英雄模范朱明健等。
坚持师范性、应用性、地方性、开放性、综合性的办学定位。现设有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和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60个本科专业,形成以教育学科为特色优势,文、理、工、经、管、法、史、艺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面向全国14个省(区)和港澳台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6000余人;近年来与云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为广东及周边省份输送了大批优秀教师及其他各类人才,为地方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与哈萨克斯坦、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德国、俄罗斯、乌克兰、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37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密切的教育与学术交流合作关系,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办学、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是一所具有65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大学,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株洲工学院更名为湖南工业大学,同年合并了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过程中,先后有湖南城市建设学校、湖南省财会学校并入。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创办的株洲市师范学校。
学校在广东省建立了东莞包装学院,作为学校在沿海地区的实践教学基地和人才服务窗口;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组建的“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通过对全国近百个城市的调查,完成了中国低碳城市排名这一重大科研项目,从2011年开始每年对外联合发布《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绿皮书》;与株洲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并组织11个项目负责人与株洲市有关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与株洲中车时代集团及株洲清水塘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国内知名高科技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区域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学校还承办了“2010北京国际包装博览会·中国包装教育展”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