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高考物理类53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528分、529分、530分、531分、532分的辽宁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辽宁高考530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辽宁物理类考生53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沈阳药科大学(公办)、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公办)、大连医科大学(公办)、辽宁师范大学(公办)、大连交通大学(公办)、燕山大学(公办)、贵州大学(公办)、四川师范大学(公办)、北京物资学院(公办)、河北医科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辽宁物理类53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91所)
以下为2024年辽宁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3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3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沈阳药科大学 | 520 / 43893 | 本科 | 公办 |
2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518 / 44818 | 本科 | 公办 |
3 | 大连医科大学 | 516 / 45714 | 本科 | 公办 |
4 | 辽宁师范大学 | 516 / 45714 | 本科 | 公办 |
5 | 大连交通大学 | 507 / 49769 | 本科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燕山大学 | 533 / 38576 | 本科 | 公办 |
2 | 贵州大学 | 532 / 38994 | 本科 | 公办 |
3 | 四川师范大学 | 532 / 38994 | 本科 | 公办 |
4 | 北京物资学院 | 532 / 38994 | 本科 | 公办 |
5 | 河北医科大学 | 531 / 39383 | 本科 | 公办 |
6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531 / 39383 | 本科 | 公办 |
7 | 河南大学 | 530 / 39805 | 本科 | 公办 |
8 | 兰州交通大学 | 529 / 40188 | 本科 | 公办 |
9 | 西华大学 | 528 / 40601 | 本科 | 公办 |
10 | 东北电力大学 | 527 / 40990 | 本科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91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辽宁物理类53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坐落在中国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是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学校、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参与高校、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是辽宁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咨询基地、高校师资培训基地、适应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研基地,现已成为辽宁省最大的、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师教育中心。
学校现有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生物制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批准共建)、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现有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0个省级智库,10个其他省级研究基地;1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兴辽英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另参与筹建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有1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个市级智库,8个大连市新型智库联盟成员基地,10个其他市级研究和学术活动基地,3个省级科普基地、4个市级科普基地、8个校级新型智库;设有高校社科联、科协,创建了辽金史研究中心。“十三五”以来,学校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科研项目2684项,其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获批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重大委托项目一级课题1项;获国自然理论物理专项连续5年高强度资助;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获批国家社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1项;获批国家社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重点项目1项。出版专著534部;发表论文11858篇,在Science子刊和Nature子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被SCI收录1849篇,SSCI收录230篇;获授权专利481项;获得鲁迅文学奖1项,获韬奋出版奖1项,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成就奖1项,省哲学社科成果奖79项,省科学技术奖5项,省青年科技奖1项,其它省部级奖项7项;1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签订“四技”合同259项;咨政建议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51项,1人入选“高被引科学家”。
2、西华大学
西华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优先培育高校。现有郫都、宜宾、彭州、人南、易三仓(泰国)五个校区,占地面积近4000亩,全日制在校学生4.1万余人。学校入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全国易班共建示范高校,具有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资格、面向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聚焦四个面向,推进科技创新。学校秉承农机立校、为国铸耒耜初心,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集成攻关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紧跟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在现代农业装备与体系、高端食品与川菜渝味、低空经济与先进动力、新能源技术及装备、智能制造与尖端材料、人工智能与智慧管理、生态治理与生命健康等领域集聚成势,拥有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空地融合载具及管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XXX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科研平台,拥有深度融入产业发展的汽车测控与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流体机械及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食品微生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25个省级科研平台,推进构建科研育人、产教融合生态圈。近5年学校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900余项,获批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8个、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2个,累计荣获部省级以上各类成果奖60余项,连续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立项,四川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奖励,高水平论文,千万级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工程学”学科持续保持在ESI全球排名前1%。融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后方建设,以服务治蜀兴川为己任,牵头编制四川省农业装备、川菜产业、新能源汽车3大产业攻关路线图,深度参与四川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建有四川智能及新能源汽车、未来食品2个现代产业学院;先后与东方电气、中航工业、中国石油、大唐水电、中国建材、四川交建等骨干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联合“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布局建设丘陵山区“万亩无人”示范农场、农业农村部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取得显著成效。
3、东北电力大学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校共有15个学院,50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交叉学科等 9 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1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自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工程科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现拥有吉林省“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1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其中一流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
“十四五”期间,学校以办人民满意大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校、质量优先、持续快速、特色发展、开放合作”战略,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