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高考历史类61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历史类成绩在613分、614分、615分、616分、617分的江西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江西高考61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江西历史类考生61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华中科技大学(公办)、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公办)、华东师范大学(公办)、华东师范大学(公办)、上海财经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江西历史类61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43所)
以下为2024年江西高考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61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61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华中科技大学 | 618 / 847 | 本科 | 公办 |
2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 614 / 1025 | 本科 | 公办 |
3 | 华东师范大学 | 614 / 1034 | 本科 | 公办 |
4 | 华东师范大学 | 613 / 1084 | 本科 | 公办 |
5 | 上海财经大学 | 613 / 1113 | 本科 | 公办 |
6 | 华南理工大学 | 612 / 1165 | 本科 | 公办 |
7 | 西北工业大学 | 611 / 1228 | 本科 | 公办 |
8 | 山东大学 | 611 / 1192 | 本科 | 公办 |
9 | 四川大学 | 610 / 1272 | 本科 | 公办 |
10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610 / 1274 | 本科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143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江西历史类61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管理委员会(简称“苏州校区管委会”)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统筹负责苏州校区日常事务的管理和协调,列入学校管理服务机构序列。苏州校区管委会按照学校党委关于“多校区联动、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布局和苏州校区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代表学校全面统筹负责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中法学院、丝路学院、智慧治理学院等校区内教学科研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工作。
2、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任商科主任。1921年,随着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设国立东南大学计划的实施,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成立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任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任教务主任。
(三)坚持信息化战略。学校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化教育教学变革,推动数字化转型,完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行政事务信息化服务平台,持续提升信息化应用和治理能力。
3、西北工业大学
学校办学资源富集,学科特色鲜明。现有学生37000余名,教职工4100余人,占地面积310余万平方米,设有航空、航天、航海和国际教育学院、教育实验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等25个学院和1个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拥有72个本科专业,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环境学/生态学和农业科学11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3个学科进入前1‰,形成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学科群为引领,3M(材料、机械、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人文社科学科群和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深化全球拓展,国际声誉稳步提升。学校先后与300余所海外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亲密合作关系,世界大学排名TOP200的合作高校达到69所。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进入全球TOP151-200。2023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在中哈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学校与“阿里·法拉比”哈萨克国立大学签署共建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协议,并纳入外交成果清单;2023年10月,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在阿拉木图市启用,标志着中国第一所高水平大学在“一带一路”首倡之地正式开始办学。2014年,学校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签署最重要合作伙伴协议纳入中比两国元首见签。学校不断加大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引进,2016年,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正式获批,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21年,学校获批与德国品牌应用科学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合作办学项目。2023年,学校与莫斯科航空学院签署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学校拥有15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平台,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180余位海外国际大师被聘任为我校荣誉学衔,其中13位外国专家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人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罗伯特•嘎什教授成功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全球仅40位)。学校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一带一路”智能物联网国际合作联盟和中澳工科大学联盟等多边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学校积极拓展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合作成立航天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与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合作成立“一带一路”工程教育培训中心,与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技术研究所建立学生实习实践机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