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新高考历史类530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历史类成绩在528分、529分、530分、531分、532分的河南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河南高考530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河南历史类考生530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河南科技大学(公办)、郑州轻工业大学(公办)、河南农业大学(公办)、河南理工大学(公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与河南省人民检察院联办)(公办)、贵州大学(较高收费)(公办)、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公办)、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外/港澳)、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公办)、福建农林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河南历史类530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279所)
以下为2024年河南新高考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30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30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河南科技大学 | 533 / 19675 | 本一 | 公办 |
2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533 / 19675 | 本一 | 公办 |
3 | 河南农业大学 | 532 / 20150 | 本一 | 公办 |
4 | 河南理工大学 | 530 / 21051 | 本一 | 公办 |
5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与河南省人民检察院联办) | 526 / 23057 | 本二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贵州大学(较高收费) | 533 / 19675 | 本一 | 公办 |
2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533 / 19675 | 本一 | 公办 |
3 |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 533 / 19675 | 本一 | 中外/港澳 |
4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533 / 19675 | 本一 | 公办 |
5 | 福建农林大学 | 533 / 19675 | 本一 | 公办 |
6 | 湖南工业大学 | 533 / 19675 | 本一 | 公办 |
7 | 西南石油大学(艺术类专业) | 532 / 20150 | 本一 | 公办 |
8 |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类专业) | 530 / 21051 | 本一 | 公办 |
9 | 中央美术学院(较高收费) | 528 / 22068 | 本一 | 公办 |
10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较高收费) | 526 / 23057 | 本一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279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河南历史类530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历经120余年的建设发展,先后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21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做强贵州大学”,同年11月贵州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强贵州大学的实施方案》,提出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的要求,把贵州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202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做强贵州大学”,引领和带动贵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也是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和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是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对口合作建设高校。学校积极推动贵州高等教育发展,与贵州省9个市(州)高校开展对口合作。同时,与茅台集团、大北农集团、国家天文台、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磷化集团、中烟贵州分公司、贵阳农投集团、江苏丰山集团等50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实施贵州省“三区科技人才支持”“科技特派员行动”“博士村长”“教授、博士进企业”等行动计划,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提升合作层次,校地合作覆盖全省9个市(州)各区县。
2、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宁波市和浙江大学的“名城名校”合作办学模式,是学校的底色和特色,“求是创新”精神和浙东学术文化精髓在这里融合共生、相得益彰,形成“明德弘毅、开物启新”的校训精神,支撑引领学校建设发展。2013至2019年,学校连续7年位居国内同类院校排行榜第1名;近3年排名稳定在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主榜全国第250余位。
学校坚持以服务社会为使命,形成立足宁波、面向全国,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服务体系。实施“拥抱城市计划”,全面(战略)合作已覆盖宁波所有区(市、县)。转设后,年均外源到款科研经费突破亿元大关;承担105项宁波市重大重点项目,服务企业500余家(合同经费1.5亿余元)。涌现“共同富裕精准画像”“甬行码”“数字乡村大脑”等解决地方迫切问题的科技成果。先后与宁波市委组织部、宁波市国资委等联合举办宁波经理学院,开办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党政干部培训,年均培训7000余人次。
3、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912年,2000年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2022年连续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序列,2018年获批国防科工局与天津市共建高校,是我国最早开展纺织高等教育的学府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综合大学。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2200余名, 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00余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000余名。拥有两院院士7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重大人才项目入选者17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名,拥有“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60余名,省部级各类人才200余名;拥有全国首批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团队40余支,入选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