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知分上大学

河南新高考58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样的大学(2025报考推荐)

更新:2024-12-31 18:31:15 赶考猫

2025年河南新高考历史类58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历史类成绩在583分、584分、585分、586分、587分的河南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河南新高考58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样的大学(2025报考推荐)

一、河南高考585分(历史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河南历史类考生58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8所):郑州大学(公办)、郑州大学(中外合作)(公办)、河南大学(公办)、四川大学(较高收费)(公办)、中国海洋大学(较高收费)(公办)、江南大学(公办)、华南理工大学(公办)、东华大学(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河南历史类58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119所)

以下为2024年河南新高考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8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8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郑州大学584 / 4004本一公办
2郑州大学(中外合作)570 / 6767本一公办
3河南大学570 / 6767本一公办

2、省外院校

序号院校名称最低分/位次批次属性
1四川大学(较高收费)588 / 3378本一公办
2中国海洋大学(较高收费)588 / 3378本一公办
3江南大学588 / 3378本一公办
4华南理工大学587 / 3514本一公办
5东华大学587 / 3514本一公办
6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584 / 4004本一公办
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83 / 4196本一公办
8湖南大学(艺术类专业)582 / 4356本一公办
9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类专业)581 / 4526本一公办
10四川大学(艺术类专业)580 / 4709本一公办

完整名单包含119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河南历史类58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四川大学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7个学科型学院(系)及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我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3个,博士交叉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后流动站48个。

2、华东师范大学

立德树人,攀高行远。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学校始终秉承“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崇高大学理想,恪守“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按照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确定的建设目标路径,锚定卓越航标,践行“育人、文明、发展”使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以推动更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三大卓越工程”(卓越育人工程、卓越学术工程、卓越服务工程)为重点,以“五个一流行动计划”(一流学科生态构筑计划、一流人才队伍引育计划、一流对外开放提质计划、一流治理能力提升计划、一流保障服务支撑计划)为支撑,构建卓越育人、卓越学术、卓越服务融通共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光荣事业做出持续性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历史性贡献!

学校理工科建有3个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和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民政部研究中心,1个国家新闻出版署重点实验室,3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2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学校文科拥有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1个教育部国别区域联合研究院,2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6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2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1个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5个中央各部委等其他研究基地, 7个上海市社科创新基地(含1个上海市重点智库),6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工作室,5个上海高校智库,10个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上海市其他创新基地。现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学校主办、承办和合办各类中文期刊23种、英文期刊7种。学校拥有实体馆藏文献总量538.80万余册、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178个(490个子库)。学校积极对接、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教育集团以“卓越”为引领打造基础教育示范校、示范区,现有自办与合作举办的附属中小学、幼儿园共68所(正式招生办学)。学校继续教育坚持管办分离,探索培育高品质非学历教育项目,注重推进内涵式发展,统筹提升社会效能和经济效能。

3、四川大学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学大师云集,名师荟萃。学校教学科研岗共6789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1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9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8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7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22人(2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含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负责人82人(8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71人(84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