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贵州省高考文科635分左右(633分、634分、635分、636分、637分)算什么水平?能上什么样的大学?在贵州有哪些好的本科大学值得635分文科考生报考推荐?
一、贵州高考635分(文科)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4年贵州考生文科63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5所):西安交通大学(省外)、华东师范大学(省外)、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省外)、中央财经大学(省外)、中南大学(省外)。
二:贵州文科63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26所)
以下“2024年贵州新高考63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参考的是2023年及往年各大高校在贵州省文科招生和录取的数据,由于各个大学专业录取分数不一样,数据比较复杂,只列出了部分院校,2024年的考生可前往“模拟填报志愿”系统进行更准确的查询。
1、2024贵州文科635分能上的好大学名单(省外院校推荐)
排次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西安交通大学 | 637 / 414 | 本一 | 公办 |
2 | 华东师范大学 | 636 / 428 | 本一 | 公办 |
3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632 / 548 | 本一 | 公办 |
4 | 中央财经大学 | 632 / 537 | 本一 | 公办 |
5 | 中南大学 | 630 / 600 | 本一 | 公办 |
6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629 / 609 | 本一 | 公办 |
7 | 重庆大学 | 629 / 615 | 本一 | 公办 |
8 | 山东大学 | 628 / 624 | 本一 | 公办 |
9 | 四川大学 | 625 / 714 | 本一 | 公办 |
10 | 西南政法大学 | 624 / 783 | 本一 | 公办 |
查看贵州635分可上院校(26所)完整数据请进入: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注:以上只列出了部分院校,还有很多不错的大学在贵州文科录取线都在635分左右,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
三:贵州文科63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部分):
1、华东师范大学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59年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72年学校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学校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学校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86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成为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等先后并入。2002年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学校启动闵行校区规划建设,并于2006年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联动发展”的办学格局。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重点共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全面开启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简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教育部与商务部共建高校,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和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为己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校设有30个教学科研单位和140余个研究中心,其中中国WTO 研究院是专门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拥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全球价值链实验室)、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教育战略与规划研究中心(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全球价值链研究、“一带一路”沿线中国企业海外治理风险研究)、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2个、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和首都高端智库(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基地)、北京高校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基地等。
3、四川大学简介: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学大师云集,名师荟萃。学校教学科研岗共6794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3人(其中双聘院士11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9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76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15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22人(2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含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负责人82人(8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69人(82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