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高考物理类515分左右的考生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有哪些好的院校值得报考?本文将为物理类成绩在513分、514分、515分、516分、517分的河北考生推荐一些合适的大学,包括公办和民办院校,并提供了一些院校简要介绍。
一、河北高考515分(物理类)能上什么好的大学
2025年河北物理类考生51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河北科技大学(公办)、河北经贸大学(公办)、河北农业大学(公办)、河北经贸大学(公办)、河北经贸大学(公办)、江西理工大学(公办)、湖南工业大学(公办)、西南民族大学(公办)、景德镇陶瓷大学(公办)、成都体育学院(公办)。
这是基于快志愿系统的预测,赶考猫也整理了一份往年能报考的高校名单,具体如下所示。
二:河北物理类515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347所)
以下为2024年河北高考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15分左右的高校名单,对于2025年成绩接近或略高于515分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参考选择。
1、省内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河北科技大学 | 518 / 95680 | 本科 | 公办 |
2 | 河北经贸大学 | 515 / 99972 | 本科 | 公办 |
3 | 河北农业大学 | 515 / 99972 | 本科 | 公办 |
4 | 河北经贸大学 | 513 / 102925 | 本科 | 公办 |
5 | 河北经贸大学 | 512 / 104398 | 本科 | 公办 |
2、省外院校
序号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位次 | 批次 | 属性 |
---|---|---|---|---|
1 | 江西理工大学 | 518 / 95680 | 本科 | 公办 |
2 | 湖南工业大学 | 518 / 95680 | 本科 | 公办 |
3 | 西南民族大学 | 518 / 95680 | 本科 | 公办 |
4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518 / 95680 | 本科 | 公办 |
5 | 成都体育学院 | 518 / 95680 | 本科 | 公办 |
6 | 聊城大学 | 518 / 95680 | 本科 | 公办 |
7 | 广东工业大学 | 516 / 98499 | 本科 | 公办 |
8 | 东北财经大学 | 514 / 101439 | 本科 | 公办 |
9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513 / 102925 | 本科 | 公办 |
10 | 西华师范大学 | 510 / 107334 | 本科 | 公办 |
完整名单包含347所院校,考生可前往“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获取更准确的查询。
三:河北物理类515分适合报考的大学简介
1、西南民族大学
砥砺奋进,岁月流金。西南民族大学坐落于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是国家民委直属综合性普通高校,国家民委、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是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邓小平同志先后两次为学校题词。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南民委主任王维舟为首任院长。2003年学校在首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3年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7年、2020年连续两届荣膺“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励精图治,笃行致远。学校现有26个学院,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涵盖12个学科门类的本科招生专业75个,省(部)级重点(建设)学科9个,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培育)学科10个,工程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13个专业获批省级及以上“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含4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本科特色专业6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10个,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1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达1100余万册(含电子文献)。学校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中央部属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连续十次被评为“四川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先进单位”。
2、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Chengdu Sport University)简称“成体”,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也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和全国田径短跑、跨栏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截至2019年9月,学校占地总面积48万平方米;设有15个教学单位,开设22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1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4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4个;有各类在岗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余人;有全日制本科生9300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
3、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原名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60余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有国医大师4人,全国名中医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俄罗斯工程院和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岐黄工程”专家14人;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级特聘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8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8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中医药创新团队3个,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49人。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四川省杰出人才奖、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十大名中医等省部级称号19人,四川省特聘专家48人。获批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