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排名比较好的双非大学有哪些?谁是2025中国最好的双非大学?
2025年双非大学百强排名榜前十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全国排名第9),燕山大学(全国第61),扬州大学和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全国第64),首都医科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全国第71),上海理工大学和空军工程大学(全国第72),江苏大学(全国第76),浙江工业大学、河北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全国第77)。
985工程、211工程大学,固然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代表,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985、211的门槛还是太高了。加上985、211大学数量有限,分布又不均匀,对于高考大省的学子而言,报考难度极大,上岸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于是,实力派本科大学“脱颖而出”,虽然没有全国重点头衔,却不乏强悍实力和出色学科,加上优越地理位置的影响,以后的深造、就业和发展同样不成问题。近日,2025年校友会中国非“双一流”大学排名100强出炉,今天就来具体看看。
双非大学100强排行榜(2025最新)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 | 办学层次 |
---|---|---|---|
9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8★ | 世界一流大学 |
61 | 燕山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4 | 扬州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64 |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71 | 首都医科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71 | 福建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2 | 上海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2 | 空军工程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76 | 江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7 | 浙江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7 | 河北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7 | 浙江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79 | 深圳理工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79 | 陆军工程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80 | 海军工程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83 | 武汉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5 | 南京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5 | 南方医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7 | 深圳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87 | 西湖大学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89 | 齐鲁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0 | 河南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0 | 陆军军医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94 | 湖北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5 | 福建农林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96 | 东北财经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99 | 江西财经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99 | 山东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1 | 黑龙江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2 | 山东农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3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05 | 广东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5 | 中国医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8 | 湖南农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8 | 北京语言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09 | 浙江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9 | 西北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9 | 河北医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09 | 山西医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1 | 昆明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1 | 重庆医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3 | 西安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3 | 华侨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5 | 浙江工商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5 | 天津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19 | 广州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0 | 山东财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0 | 安徽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3 | 长沙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5 | 长江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5 | 河南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6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6 | 江西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7 | 云南民族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27 | 中南民族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27 | 湖北工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7 | 三峡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7 | 武汉纺织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7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27 | 北京电影学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学 |
127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4 | 山东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4 | 华东政法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5 | 汕头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5 | 上海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7 | 江西理工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7 | 河北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8 | 陕西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8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8 | 青岛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8 | 东北电力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38 | 东莞理工学院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38 | 武汉轻工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45 | 沈阳农业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45 | 西南政法大学 | 5★ | 中国一流大学 |
145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5 | 杭州师范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46 | 安徽农业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6 | 四川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6 | 江苏师范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47 | 济南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48 | 重庆邮电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49 | 兰州交通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50 | 青岛科技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50 | 温州医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0 | 安徽医科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51 | 北京工商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1 | 天津科技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53 | 天津财经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4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54 | 广西师范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4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7 | 河南理工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57 | 兰州理工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59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159 | 桂林理工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59 | 温州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59 | 南通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63 | 甘肃农业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164 | 西安科技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在上面的双非大学排名榜一览表中,有28所非“双一流”高校跻身全国百强。虽不是“双一流”名校,但它们的学科水平、办学资源、师资力量、科研成果乃至国际竞争力,同样堪登顶流!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排行榜中位列前面那些高校,各有什么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夺冠,全国排名第9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简称中国社科院 ),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坐落于北京,2017年5月成立。虽不是双一流高校,但依托社科院的光环和底蕴,其综合实力可与一些双一流院校相比肩,是相当有潜力的一所高校。
该校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副研究员、学科带头人,及国内外知名教授、国家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内外知名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本科生的教学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特色培养方式包括“师徒制”指导模式,设立本科生学业导师,每位导师指导2-5名学生;“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在某些基础学科和重点学科开展连续培养试点;国际联合培养,赴海外继续攻读学位;教学与科研结合,鼓励本科生参与学校和导师的科研活动等。
排第二名的是燕山大学,全国排名第61
燕山大学,是一所相对低调的大学,但也是一所学科优势较明显的一所大学。其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是河北省、教育部、工信部与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前身起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后历经东北重型机械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97年定名为燕山大学。
其理工科相关学科是学校的优势学科,例如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尤其是机械工程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的学科评估中获得A-评分,是燕山大学的王牌学科,在全国各高校的同类学科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也成为很多考研考生报考的热门。
扬州大学和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并列第三
扬州大学,简称“扬大”,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简称信息工程大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军事院校之一。学校是全军重点建设的五所综合大学之一,也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正军级编制。
首都医科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并列第5
首都医科大学其实力不输国内任何一所医科大学,从第四轮学科评估来看,首都医科大学共有11个学科上榜,其中有2个A类学科,6个B类学科,3个C类学科,学校第四轮学科评估整体表现突出。
而福建师范大学在历年教育部的学科排名中,有几个专业如美术、音乐、体育、文学、地理等排名非常靠前,甚至远超某些985、211,说明了师大在这些科目上的单科实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