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实力最好的大学有哪些?在全国排名如何?
2025最新,新疆最好大学全国排名前十名:新疆大学(全国第175)、新疆医科大学(全国第225)、石河子大学(全国第231)、新疆农业大学(全国第235)、新疆师范大学(全国第245)、塔里木大学(全国第306)、新疆财经大学(全国第334)、伊犁师范大学(全国第353)、喀什大学(全国第409)、昌吉学院(全国第44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省会乌鲁木齐市,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高校资源丰富,包括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
那么,对于新疆高校而言,哪些高校的综合实力相对较强呢?哪些高校更值得考生和家长在2025年选择报考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校友会关于2025年新疆公办本科大学排名,看一看你所在的大学是否上榜?
新疆本科大学全国排名榜(2025最新公办名单)
全国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 | 办学层次 |
---|---|---|---|
175 | 新疆大学 | 4★ | 中国高水平大学 |
225 | 新疆医科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31 | 石河子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35 | 新疆农业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245 | 新疆师范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306 | 塔里木大学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334 | 新疆财经大学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353 | 伊犁师范大学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409 | 喀什大学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441 | 昌吉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56 | 新疆工程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475 | 新疆艺术学院 | 3★ | 区域一流大学 |
503 | 新疆警察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510 | 新疆理工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510 | 新疆科技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517 | 新疆政法学院 | 2★ | 区域高水平大学 |
517 | 新疆第二医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536 | 新疆和田学院 | 1★ | 区域知名大学 |
据榜单显示,一共有18所新疆公办大学上榜!其中,新疆大学位居全国第175名,雄居校友会20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学排名首位;新疆医科大学位居第2,石河子大学位居第3。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排行榜中位列前面那些高校,各有什么特色。
新疆大学夺冠
新疆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仅有的两所211工程大学之一,是公认的新疆最好的大学。其前身为创办于1924年的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后历经新疆学院、新疆民族学院等办学阶段,1960年新疆大学正式成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法学、汉语言文学、俄语、新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经济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统计学、自动化、信息安全、资源勘查工程、纺织工程、建筑工程、旅游管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维吾尔语言)
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石油天然气)、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资源勘查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纺织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
自治区特色专业(统计不完全):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俄语、汉语言文学、维吾尔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文学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在这份榜单中,新疆大学稳居新疆高校首位,是新疆最好的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
新疆医科大学,是新疆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医学院校。其前身为创办于1954年的新疆医学院和创办于1946年的新疆中医学院,1998年两校合并组建为新疆医科大学。
目前,新疆医科大学开设有本科专业28个,拥有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生近30000人。其药学、临床医学、维医学等6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麻醉学、口腔医学等9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在这份榜单中,新疆医科大学仅次于新疆大学,居新疆高校第2名,是我国综合实力较强的一所新疆高校。
石河子大学第三
石河子大学位于戈壁明珠-新疆石河子市,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截至2024年3月,石河子大学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部省合建学科群2个。临床医学、农业科学、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