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创办于1958年,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专业,2个省级(直辖市)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2816名新生,涉及21个省市,那福建中医药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福建中医药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福建中医药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山西省(本二A)理科473分、文科505分,新疆(本二)理科401分,云南省(本二)理科425分、文科564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河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89 | 396 |
山西省 | 本二A | 理科 | 473 | 418 |
四川省 | 本二 | 理科 | 536 | 459 |
新疆 | 本二 | 理科 | 401 | 262 |
云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25 | 420 |
河南省 | 本二 | 文科 | 524 | 428 |
山西省 | 本二A | 文科 | 505 | 446 |
四川省 | 本二 | 文科 | 518 | 457 |
云南省 | 本二 | 文科 | 564 | 480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福建中医药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重庆市(本科)物理类551分,广东省(本科)物理类511分,贵州省(本科)物理类396分、历史类484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24 | 465 |
重庆市 | 本科 | 物理类 | 551 | 427 |
福建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10 | 449 |
甘肃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56 | 370 |
广东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11 | 442 |
广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12 | 371 |
贵州省 | 本科 | 物理类 | 396 | 380 |
河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06 | 448 |
湖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71 | 437 |
湖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8 | 422 |
江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26 | 448 |
江苏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34 | 462 |
安徽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26 | 462 |
福建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88 | 431 |
甘肃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05 | 421 |
广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01 | 400 |
贵州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84 | 442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福建中医药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北京市(本科)综合类542分、天津市(本科A)综合类511分、浙江省(1段)综合类550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北京市 | 本科 | 综合类 | 542 | 434 |
山东省 | 1段 | 综合类 | 517 | 444 |
天津市 | 本科A | 综合类 | 511 | 475 |
浙江省 | 1段 | 综合类 | 550 | 492 |
附:福建中医药大学简介
福建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两次入选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是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学校设有13个学院(部),2个研究院;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和中医博士专业学位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中医、中药、护理、医学技术、临床医学等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医学影像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康复治疗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健康服务与管理、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等19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4万人,其中研究生2700多人。
学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含4所直属附属医院)600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1000多人;拥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双聘教授)、1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3名国医大师、5名全国名中医、3名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4名青年岐黄学者、2名“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6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名、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名),1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拥有一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和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全国优秀教师等,1支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