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商职业学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创办于1952年,学校现有5个省重点、培育专业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2162名新生,涉及23个省市,那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陕西工商职业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青海省(专科)文科308分,陕西省(专科)理科362分、文科377分,四川省(专科)文科388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内蒙古 | 专科 | 文科 | 350 | 160 |
宁夏 | 专科 | 文科 | 371 | 200 |
青海省 | 专科 | 文科 | 308 | 150 |
山西省 | 专科 | 文科 | 344 | 130 |
陕西省 | 专科 | 文科 | 377 | 150 |
四川省 | 专科 | 文科 | 388 | 150 |
新疆 | 专科 | 文科 | 230 | 140 |
云南省 | 专科 | 文科 | 273 | 200 |
宁夏 | 专科 | 理科 | 326 | 200 |
山西省 | 专科 | 理科 | 356 | 130 |
陕西省 | 专科 | 理科 | 362 | 150 |
新疆 | 专科 | 理科 | 206 | 140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陕西工商职业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重庆市(专科)历史类315分,广西省(专科)物理类310分、历史类347分,河北省(专科)历史类335分、物理类397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50 | 200 |
甘肃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42 | 160 |
广西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10 | 200 |
贵州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17 | 180 |
河北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97 | 200 |
辽宁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80 | 150 |
重庆市 | 专科 | 历史类 | 315 | 180 |
甘肃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17 | 160 |
广东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51 | 200 |
广西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47 | 200 |
贵州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17 | 180 |
河北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35 | 200 |
湖北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82 | 200 |
湖南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92 | 200 |
江西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30 | 270 |
江苏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88 | 260 |
辽宁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65 | 150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陕西工商职业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海南省(专科)综合类446分、山东省(2段)综合类413分、浙江省(2段)综合类416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海南省 | 专科 | 综合类 | 446 | 250 |
山东省 | 2段 | 综合类 | 413 | 150 |
浙江省 | 2段 | 综合类 | 416 | 269 |
附:陕西工商职业学院简介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是省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
学校主校区地处西安市长安区大学城,西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周边环境优雅,道路四通八达;校园景观优美、绿树成荫,给莘莘学子营造了幽静舒心的学习环境。学校现有郭杜、太白等六个校区,总占地面积40.7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8.9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总值10亿余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亿余元。
学校现有教职工688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452人。高级职称314人。现有三级教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师德标兵2人、师德先进个人2人、优秀教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1人,教育部职业教育名师培养对象1人。
学校设有会计金融学院、管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与智能技术学院、机电工程与汽车科技学院、文化传播与艺术设计学院、学前师范学院、护理学院、基础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开设45个高职专业,构建以3个国家级骨干专业为引领,3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为驱动,4个校级专业群为支撑的“334”专业集群新格局。建成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