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工程学院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创办于1983年,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专业,8个省级(直辖市)专业,5个省重点、培育专业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3799名新生,涉及23个省市,那宁波工程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宁波工程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宁波工程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河南省(本二)理科490分、文科512分,四川省(本二)理科522分、文科521分,新疆(本二)文科377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河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90 | 396 |
内蒙古 | 本二A | 理科 | 398 | 360 |
青海省 | 本一 | 理科 | 345 | 343 |
山西省 | 本二B | 理科 | 468 | 418 |
陕西省 | 本二 | 理科 | 457 | 372 |
四川省 | 本二 | 理科 | 522 | 459 |
云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80 | 420 |
河南省 | 本二 | 文科 | 512 | 428 |
青海省 | 本一 | 文科 | 417 | 411 |
四川省 | 本二 | 文科 | 521 | 457 |
新疆 | 本二 | 文科 | 377 | 304 |
云南省 | 本二 | 文科 | 537 | 480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宁波工程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广西省(本科)物理类454分、历史类486分,湖北省(本科)物理类508分,辽宁省(本科)物理类508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13 | 465 |
重庆市 | 本科 | 物理类 | 506 | 427 |
福建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23 | 449 |
甘肃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1 | 370 |
广东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17 | 442 |
广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54 | 371 |
贵州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50 | 380 |
河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71 | 448 |
湖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08 | 437 |
湖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64 | 422 |
江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17 | 448 |
江苏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21 | 462 |
辽宁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08 | 368 |
安徽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10 | 462 |
重庆市 | 本科 | 历史类 | 497 | 428 |
福建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99 | 431 |
甘肃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96 | 421 |
广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86 | 400 |
贵州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89 | 442 |
河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35 | 449 |
湖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00 | 438 |
江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32 | 463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宁波工程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山东省(1段)综合类477分、浙江省(1段)综合类516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山东省 | 1段 | 综合类 | 477 | 444 |
浙江省 | 1段 | 综合类 | 516 | 492 |
附:宁波工程学院简介
宁波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占地面积1800亩,设有风华校区、翠柏校区和前湾校区,现有19个二级教学机构,51个招生本科专业,24个一级学科,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6000余人,研究生86人;我校有教职工1332人,其中专任教师1069人(含辅导员和实验员175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17人,博士569人。
学校“因甬而生”,1983年宁波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宁波第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校,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应运而生。学校“因德而立”,办学之初作为原联邦德国援建中国的四所高校之一,借鉴德国实施“工程师教育”成功经验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体系,奠定了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目标。学校“因用而强”,1997年成为全国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更名为宁波工程学院;2010年成为教育部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6年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入选国家教育强国项目和全国首批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理念,弘扬“讲实求精”的学校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的校训,重点打造“工匠精神”“阳明文化”等校园文化品牌,多层次构建特色鲜明、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