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创办于1974年,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专业,10个省级(直辖市)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6085名新生,涉及26个省市,那聊城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聊城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聊城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河南省(本二)理科507分、文科429分,内蒙古(本二A)理科426分、文科483分,四川省(本二)理科523分、文科527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河南省 | 本二 | 理科 | 507 | 396 |
内蒙古 | 本二A | 理科 | 426 | 360 |
山西省 | 本二A | 理科 | 477 | 418 |
陕西省 | 本二 | 理科 | 458 | 372 |
四川省 | 本二 | 理科 | 523 | 459 |
新疆 | 本二(单列类外语) | 理科 | 308 | 262 |
云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87 | 420 |
河南省 | 本二 | 文科 | 429 | 428 |
内蒙古 | 本二A | 文科 | 483 | 381 |
山西省 | 本二A | 文科 | 513 | 446 |
陕西省 | 本二 | 文科 | 491 | 397 |
四川省 | 本二 | 文科 | 527 | 457 |
云南省 | 本二 | 文科 | 547 | 480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聊城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安徽省(本科)历史类468分、物理类512分,福建省(本科)历史类528分、物理类529分,江西省(本科)物理类507分、历史类549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12 | 465 |
重庆市 | 本科 | 物理类 | 508 | 427 |
福建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29 | 449 |
甘肃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8 | 370 |
广东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07 | 442 |
广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56 | 371 |
贵州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59 | 380 |
河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18 | 448 |
黑龙江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62 | 360 |
湖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21 | 437 |
湖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91 | 422 |
江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07 | 448 |
吉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72 | 345 |
江苏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23 | 462 |
辽宁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67 | 368 |
安徽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68 | 462 |
重庆市 | 本科 | 历史类 | 486 | 428 |
福建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28 | 431 |
广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24 | 400 |
贵州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71 | 442 |
河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70 | 449 |
黑龙江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43 | 410 |
湖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23 | 432 |
湖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18 | 438 |
江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49 | 463 |
吉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37 | 369 |
江苏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81 | 478 |
辽宁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77 | 400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聊城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海南省(本科)综合类541分、山东省(1段)综合类444分、天津市(本科A)综合类500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海南省 | 本科 | 综合类 | 541 | 483 |
山东省 | 1段 | 综合类 | 444 | 444 |
天津市 | 本科A | 综合类 | 500 | 475 |
浙江省 | 2段 | 综合类 | 489 | 269 |
附:聊城大学简介
聊城大学坐落于享有“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聊城市。学校前身是1974年11月建立的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981年7月国务院批准设立聊城师范学院,2002年2月经教育部同意更名为聊城大学,是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和推免单位、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与海内外诸多高校合作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半个世纪以来,学校秉承“敬业、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崇教、尚学、敦厚、奋进”的聊大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23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现设24个学院,9个研究院所,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5个本科招生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交叉学科等13大学科门类。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入围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4万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900人,具有博士学位1130人,正高级岗位人员224人,副高级岗位人员798人。现有双聘院士、“973”首席科学家3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等19人,海外高层次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青团干部、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智库高端专家、齐鲁文化英才、教学名师、高等学校首席专家等6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黄大年式教学团队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