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理工学院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创办于2005年,学校现有2个省级(直辖市)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4837名新生,涉及25个省市,那齐鲁理工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齐鲁理工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齐鲁理工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陕西省(专科)理科379分、文科369分,四川省(专科)理科368分、文科359分,新疆(专科)理科166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河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35 | 396 |
内蒙古 | 本二A | 理科 | 369 | 360 |
宁夏 | 专科 | 理科 | 271 | 200 |
青海省 | 专科 | 理科 | 238 | 150 |
山西省 | 专科 | 理科 | 210 | 130 |
陕西省 | 专科 | 理科 | 379 | 150 |
四川省 | 专科 | 理科 | 368 | 150 |
新疆 | 专科 | 理科 | 166 | 140 |
云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20 | 420 |
河南省 | 本二 | 文科 | 444 | 428 |
内蒙古 | 专科 | 文科 | 295 | 160 |
宁夏 | 本二 | 文科 | 449 | 419 |
青海省 | 专科 | 文科 | 197 | 150 |
山西省 | 专科 | 文科 | 290 | 130 |
陕西省 | 专科 | 文科 | 369 | 150 |
四川省 | 专科 | 文科 | 359 | 150 |
新疆 | 本二 | 文科 | 306 | 304 |
云南省 | 本二 | 文科 | 488 | 480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齐鲁理工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安徽省(专科)历史类248分、物理类308分,江苏省(专科)物理类451分,辽宁省(本科)物理类399分、历史类421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08 | 200 |
重庆市 | 专科 | 物理类 | 380 | 180 |
福建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78 | 449 |
甘肃省 | 专科 | 物理类 | 160 | 160 |
广东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96 | 200 |
广西省 | 专科 | 物理类 | 242 | 200 |
贵州省 | 专科 | 物理类 | 232 | 180 |
河北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75 | 200 |
黑龙江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48 | 160 |
湖北省 | 专科 | 物理类 | 282 | 200 |
江苏省 | 专科 | 物理类 | 451 | 220 |
辽宁省 | 本科 | 物理类 | 399 | 368 |
安徽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48 | 200 |
重庆市 | 专科 | 历史类 | 308 | 180 |
福建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40 | 431 |
甘肃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04 | 160 |
广东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38 | 200 |
贵州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39 | 180 |
河北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20 | 200 |
黑龙江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28 | 410 |
湖北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00 | 200 |
江西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17 | 270 |
江苏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81 | 478 |
辽宁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21 | 400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齐鲁理工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山东省(2段)综合类236分、浙江省(2段)综合类473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山东省 | 2段 | 综合类 | 236 | 150 |
浙江省 | 2段 | 综合类 | 473 | 269 |
附:齐鲁理工学院简介
齐鲁理工学院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前身为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2017年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连续五年在山东省教育厅本科高校分类考核中评为优秀,2023年名列同类本科高校第一位。连续四年在校友会大学排行榜中位列全国同类高校第四位、理工类第一位。是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支持单位、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山东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教育系统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优秀单位、山东省双创示范基地、山东省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雏凤”巢、山东省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试点院校、首批山东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山东教育慈善奖先进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质量立校、科技强校、人才兴校、依法治校、文化荣校”办学理念,秉承“知学、知道、知善、知美”校训,弘扬“尚德、尚礼、尚勤、尚新”校风,全面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现已成为一所以理工为主,经、文、医、管、理、艺协同发展的普通本科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