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师范学院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创办于1903年,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专业,9个省级(直辖市)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5022名新生,涉及16个省市,那韩山师范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韩山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韩山师范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内蒙古(本二A)理科375分、文科401分,四川省(本二)理科500分、文科505分,云南省(本二)理科491分、文科528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河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29 | 396 |
内蒙古 | 本二A | 理科 | 375 | 360 |
山西省 | 本二A | 理科 | 420 | 418 |
四川省 | 本二 | 理科 | 500 | 459 |
云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91 | 420 |
河南省 | 本二 | 文科 | 503 | 428 |
内蒙古 | 本二A | 文科 | 401 | 381 |
山西省 | 本二A | 文科 | 470 | 446 |
四川省 | 本二 | 文科 | 505 | 457 |
云南省 | 本二 | 文科 | 528 | 480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韩山师范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广东省(专科)物理类437分、历史类437分,黑龙江省(本科)物理类405分、历史类454分,江西省(本科)物理类484分、历史类519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福建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22 | 449 |
广东省 | 专科 | 物理类 | 437 | 200 |
贵州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45 | 380 |
河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93 | 448 |
黑龙江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05 | 360 |
湖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75 | 422 |
江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4 | 448 |
辽宁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67 | 368 |
福建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01 | 431 |
广东省 | 专科 | 历史类 | 437 | 200 |
贵州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01 | 442 |
河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14 | 449 |
黑龙江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54 | 410 |
湖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92 | 438 |
江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19 | 463 |
辽宁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49 | 400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韩山师范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海南省(本科)综合类526分、山东省(1段)综合类470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海南省 | 本科 | 综合类 | 526 | 483 |
山东省 | 1段 | 综合类 | 470 | 444 |
附:韩山师范学院简介
韩山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广东省属本科师范院校,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潮州市。学校前身可追溯到宋代元祐五年(1090年)潮州人为纪念韩愈而建立的“韩山书院”,校史从创立于清光绪廿九年(1903年)的“惠潮嘉师范学堂”起算,是中国第一批、广东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学校在1921年更名为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35年更名为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1949年更名为韩山师范学校,1958年更名为韩山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韩山师范学院。形成了“勤教力学,为人师表”的校训和“爱国爱乡爱校的家国情怀、明道传道学道的师道精神、求是求真求正的学人品质、仁爱进取精诚的心灵境界”的韩师人精神特质以及“扎根潮州百年深耕师范教育”的办学特色。校友遍布海内外,涌现了一批杰出人物,如国学大师饶宗颐,岭南词宗詹安泰,中山大学第一任校长邹鲁,著名哲学家陈唯实,国际摄影大师陈复礼,旅港爱国实业家陈伟南,马来西亚实业家林进华,泰国实业家陈汉士,台湾地区著名书法教育家陈其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全国人民警察一级英雄模范朱明健等。
坚持师范性、应用性、地方性、开放性、综合性的办学定位。现设有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和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60个本科专业,形成以教育学科为特色优势,文、理、工、经、管、法、史、艺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面向全国14个省(区)和港澳台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6000余人;近年来与云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为广东及周边省份输送了大批优秀教师及其他各类人才,为地方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与哈萨克斯坦、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德国、俄罗斯、乌克兰、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37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密切的教育与学术交流合作关系,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办学、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