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录取分数线

成都中医药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最新公布】

更新:2024-12-05 17:15:58 赶考猫

成都中医药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创办于1956年,是双一流建设大学,学校现有6个国家级专业,7个省级(直辖市)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4199名新生,涉及30个省市,那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成都中医药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最新公布】

成都中医药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成都中医药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山西省(本一B)理科552分、文科551分,四川省(本二)理科505分、文科508分,云南省(本一)理科527分、文科617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河南省本一理科569511
内蒙古本一A理科550471
宁夏本一理科442432
青海省本一理科428343
山西省本一B理科552506
陕西省本一理科555475
四川省本二理科505459
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理科331262
云南省本一理科527505
河南省本一文科551521
山西省本一B文科551516
陕西省本一文科533488
四川省本二文科508457
云南省本一文科617550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成都中医药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安徽省(本科)历史类540分、物理类560分,广东省(本科)历史类520分、物理类532分,广西省(本科)历史类401分、物理类524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安徽省本科物理类560465
重庆市本科物理类543427
福建省本科物理类554449
甘肃省本科物理类551370
广东省本科物理类532442
广西省本科物理类524371
贵州省本科物理类561380
河北省本科物理类513448
黑龙江省本科物理类523360
湖北省本科物理类529437
湖南省本科物理类476422
江西省本科物理类570448
吉林省本科物理类463345
江苏省本科物理类583462
辽宁省本科物理类523368
安徽省本科历史类540462
重庆市本科历史类516428
福建省本科历史类507431
甘肃省本科历史类441421
广东省本科历史类520428
广西省本科历史类401400
河北省本科历史类510449
湖南省本科历史类458438
江西省本科历史类566463
吉林省本科历史类468369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成都中医药大学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北京市(本科)综合类601分、山东省(1段)综合类528分、上海市(本科)综合类527分。

省份录取批次科目最低分省控线
北京市本科综合类601434
海南省本科综合类483483
山东省1段综合类528444
上海市本科综合类527403
天津市本科A综合类559475
浙江省1段综合类579492

附:成都中医药大学简介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原名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60余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约1800亩,拥有19个学院、38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6万余人,其中研究生4800余人。

学校是全国首批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

现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中药学),国家重点学科4个(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中药学、中医学),省部级重点学科44个,ESI全球前1%学科2个(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

学校有国医大师4人,全国名中医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俄罗斯工程院和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岐黄工程”专家14人;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级特聘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8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8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中医药创新团队3个,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49人。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四川省杰出人才奖、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十大名中医等省部级称号19人,四川省特聘专家48人。获批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