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创办于2005年,学校现有5个省重点、培育专业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932名新生,涉及19个省市,那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西安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内蒙古(专科)理科340分、文科317分,青海省(专科)理科303分、文科342分,四川省(专科)理科423分、文科420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内蒙古 | 专科 | 理科 | 340 | 160 |
宁夏 | 专科 | 理科 | 312 | 200 |
青海省 | 专科 | 理科 | 303 | 150 |
山西省 | 专科 | 理科 | 360 | 130 |
陕西省 | 专科 | 理科 | 372 | 150 |
四川省 | 专科 | 理科 | 423 | 150 |
新疆 | 专科 | 理科 | 241 | 140 |
云南省 | 专科 | 理科 | 223 | 200 |
内蒙古 | 专科 | 文科 | 317 | 160 |
宁夏 | 专科 | 文科 | 384 | 200 |
青海省 | 专科 | 文科 | 342 | 150 |
山西省 | 专科 | 文科 | 380 | 130 |
陕西省 | 专科 | 文科 | 395 | 150 |
四川省 | 专科 | 文科 | 420 | 150 |
新疆 | 专科 | 文科 | 162 | 140 |
云南省 | 专科 | 文科 | 372 | 200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西安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河北省(专科)历史类404分、物理类414分,江西省(专科)物理类371分、历史类417分,辽宁省(专科)历史类223分、物理类348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82 | 200 |
重庆市 | 专科 | 物理类 | 365 | 180 |
甘肃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53 | 160 |
广西省 | 专科 | 物理类 | 299 | 200 |
贵州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16 | 180 |
河北省 | 专科 | 物理类 | 414 | 200 |
江西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71 | 240 |
江苏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97 | 220 |
辽宁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48 | 150 |
安徽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22 | 200 |
重庆市 | 专科 | 历史类 | 316 | 180 |
甘肃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47 | 160 |
广西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48 | 200 |
贵州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36 | 180 |
河北省 | 专科 | 历史类 | 404 | 200 |
江西省 | 专科 | 历史类 | 417 | 270 |
江苏省 | 专科 | 历史类 | 431 | 260 |
辽宁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23 | 150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西安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海南省(专科)综合类439分、山东省(2段)综合类429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海南省 | 专科 | 综合类 | 439 | 250 |
山东省 | 2段 | 综合类 | 429 | 150 |
附: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西安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公办综合类全日制高职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382亩,主校区地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区域,毗邻西安高新软件新城、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校园周边世界500强、高新技术企业云集,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等优势显著。
学校现有大数据应用学院(动漫软件学院)、建筑与轨道交通学院、现代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生物与医药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健康护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学前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课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12个教学单位,教职工663人,在校生1.37万人。
学校办学“根植西安、面向全省、辐射全国、放眼世界”,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主动服务国家数字经济,专业建设实施“品牌”战略,锚定西安市“6+5+6+1”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开设三年制高职专业46个,涵盖12个大类,26个专业类,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市级一流专业7个,院级重点专业8个,院级特色专业7个,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市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信息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两翼,新能源技术、建工技术、文化创意和生物制药为驱动的一体两翼的多轮驱动的专业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