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师范学院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创办于1978年,学校现有7个省级(直辖市)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3092名新生,涉及26个省市,那乐山师范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乐山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乐山师范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内蒙古(本二A)理科389分、文科413分,陕西省(本二)理科446分、文科476分,四川省(本二)理科512分、文科516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河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76 | 396 |
内蒙古 | 本二A | 理科 | 389 | 360 |
宁夏 | 本二 | 理科 | 416 | 371 |
青海省 | 本一 | 理科 | 350 | 343 |
陕西省 | 本二 | 理科 | 446 | 372 |
四川省 | 本二 | 理科 | 512 | 459 |
云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90 | 420 |
河南省 | 本二 | 文科 | 497 | 428 |
内蒙古 | 本二A | 文科 | 413 | 381 |
宁夏 | 本二 | 文科 | 482 | 419 |
青海省 | 本一 | 文科 | 418 | 411 |
山西省 | 本二B | 文科 | 477 | 446 |
陕西省 | 本二 | 文科 | 476 | 397 |
四川省 | 本二 | 文科 | 516 | 457 |
云南省 | 本二 | 文科 | 518 | 480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乐山师范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黑龙江省(本科)物理类479分,湖北省(本科)物理类508分、历史类508分,江苏省(本科)物理类492分、历史类510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9 | 465 |
重庆市 | 本科 | 物理类 | 494 | 427 |
福建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10 | 449 |
甘肃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53 | 370 |
广东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98 | 442 |
广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22 | 371 |
河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05 | 448 |
黑龙江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79 | 360 |
湖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08 | 437 |
湖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57 | 422 |
江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97 | 448 |
江苏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92 | 462 |
安徽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89 | 462 |
重庆市 | 本科 | 历史类 | 496 | 428 |
福建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76 | 431 |
甘肃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97 | 421 |
广东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96 | 428 |
广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88 | 400 |
贵州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73 | 442 |
河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01 | 449 |
湖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08 | 432 |
湖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77 | 438 |
江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13 | 463 |
江苏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10 | 478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乐山师范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海南省(本科)综合类563分、山东省(1段)综合类473分、浙江省(1段)综合类520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海南省 | 本科 | 综合类 | 563 | 483 |
山东省 | 1段 | 综合类 | 473 | 444 |
天津市 | 本科A | 综合类 | 520 | 475 |
浙江省 | 1段 | 综合类 | 520 | 492 |
附:乐山师范学院简介
乐山师范学院地处世界三大遗产所在地、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世界文化名人郭沫若的故乡、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四川乐山,东望乐山大佛,南临大渡河,西眺峨眉山,北接城市绿心。学校溯源于1940年四川省立乐山师范学校,赓续武汉大学1938-1946年西迁乐山办学文脉,1978年建立乐山师范专科学校,开启高等教育新起点。2000年省内首批升本。
学校坚持地方性、师范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立足乐山、面向川渝、辐射西南汉藏羌彝多民族聚居区,以本科教育为主、努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奋力建设特色鲜明的省属一流大学。2006年以良好等级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2年纳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并由武汉大学支援建设。2016年起成为四川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列入“优先培育”单位。2023年纳入四川省“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学校弘扬“敢为人先,臻于至善”的乐师精神和“弘毅自强,笃学践行”的校训品格,坚持擦亮师范底色,构建起覆盖基础教育全学科全学段的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形成特殊教育优势突出的教师教育特色;坚持服务地方导向,形成聚焦“竹”“硅”资源开发应用的优势学科特色;坚持挖掘文化资源禀赋,形成遗产保护、苏轼与郭沫若研究等文化传承特色;坚持面向基层育人,形成扎根基层、服务乡邦、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特色,成为川西南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