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理工职业学院位于河北省沧州市,创办于2013年。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1237名新生,涉及19个省市,那渤海理工职业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渤海理工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渤海理工职业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内蒙古(专科)理科264分、文科237分,四川省(专科)理科150分、文科150分,山西省(专科)文科256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内蒙古 | 专科 | 理科 | 264 | 160 |
陕西省 | 专科 | 理科 | 231 | 150 |
四川省 | 专科 | 理科 | 150 | 150 |
内蒙古 | 专科 | 文科 | 237 | 160 |
陕西省 | 专科 | 文科 | 358 | 150 |
四川省 | 专科 | 文科 | 150 | 150 |
山西省 | 专科 | 文科 | 256 | 130 |
云南省 | 专科 | 文科 | 281 | 200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渤海理工职业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重庆市(专科)物理类180分、历史类228分,湖北省(专科)历史类200分、物理类308分,江苏省(专科)历史类220分、物理类228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专科 | 物理类 | 258 | 200 |
重庆市 | 专科 | 物理类 | 180 | 180 |
甘肃省 | 专科 | 物理类 | 160 | 160 |
广西省 | 专科 | 物理类 | 255 | 200 |
贵州省 | 专科 | 物理类 | 287 | 180 |
河北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60 | 200 |
黑龙江省 | 专科 | 物理类 | 247 | 160 |
湖北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08 | 200 |
江西省 | 专科 | 物理类 | 240 | 240 |
江苏省 | 专科 | 物理类 | 228 | 220 |
辽宁省 | 专科 | 物理类 | 299 | 150 |
安徽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19 | 200 |
重庆市 | 专科 | 历史类 | 228 | 180 |
甘肃省 | 专科 | 历史类 | 160 | 160 |
广西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67 | 200 |
贵州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46 | 180 |
河北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85 | 200 |
黑龙江省 | 专科 | 历史类 | 175 | 160 |
湖北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00 | 200 |
江西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11 | 270 |
江苏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20 | 260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渤海理工职业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山东省(2段)综合类279分、天津市(专科)综合类195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山东省 | 2段 | 综合类 | 279 | 150 |
天津市 | 专科 | 综合类 | 195 | 120 |
附:渤海理工职业学院简介
渤海理工职业学院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是国家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并经教育部验收确认为国家级现代学徒制高等职业院校,河北省现代学徒制项目建设院校,河北省教育厅年检连续多年优秀院校,国务院国资委所属职业经理研究中心河北省职业经理人培训学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院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学院位于“环渤海、环京津”美丽的渤海新区大学城内,占地面积875亩,教学、生活和体育设施完备,固定资产近4亿元,在校生12000余人。目前开设54个专业,设有医药技术系、机电工程系、交通工程系、经贸管理系、信息工程系、艺术设计系、商务管理系、基础部等二级单位。学院大力开展专业群建设,每个专业群支持一个产业链,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专业群内形成闭环“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培养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
学院办学定位:定位于应用型大学,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立足渤海新区,服务全省,协同京津冀、环渤海、雄安新区,辐射全国,走向国际。
学院秉承“崇德、博学、精技、报国”的校训,坚持“特色立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的发展战略,树立“徳技双修、厚德尚能、立德树人、修德精技”的办学理念,培养现代服务、经贸管理、建筑、机电、汽车、信息、轨道交通等行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推行“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双主体育人”和“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校企一体化的优势,实现了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