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学院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创办于1923年,学校现有4个省级(直辖市)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2276名新生,涉及21个省市,那榆林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榆林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榆林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河南省(本二)理科443分、文科503分,内蒙古(本二A)理科382分、文科418分,四川省(本二)理科508分、文科516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河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43 | 396 |
内蒙古 | 本二A | 理科 | 382 | 360 |
宁夏 | 本二 | 理科 | 416 | 371 |
青海省 | 本一 | 理科 | 352 | 343 |
山西省 | 本二B | 理科 | 441 | 418 |
陕西省 | 本二 | 理科 | 430 | 372 |
四川省 | 本二 | 理科 | 508 | 459 |
新疆 | 本二 | 理科 | 322 | 262 |
云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53 | 420 |
河南省 | 本二 | 文科 | 503 | 428 |
内蒙古 | 本二A | 文科 | 418 | 381 |
宁夏 | 本二 | 文科 | 489 | 419 |
青海省 | 本一 | 文科 | 426 | 411 |
山西省 | 本二B | 文科 | 469 | 446 |
陕西省 | 本二 | 文科 | 456 | 397 |
四川省 | 本二 | 文科 | 516 | 457 |
新疆 | 本二 | 文科 | 392 | 304 |
云南省 | 本二 | 文科 | 521 | 480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榆林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甘肃省(本科)物理类469分、历史类500分,广西省(本科)物理类446分、历史类477分,河北省(本科)物理类484分、历史类505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94 | 465 |
重庆市 | 本科 | 物理类 | 498 | 427 |
甘肃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69 | 370 |
广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46 | 371 |
贵州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39 | 380 |
河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4 | 448 |
黑龙江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17 | 360 |
湖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0 | 437 |
湖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42 | 422 |
江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2 | 448 |
安徽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91 | 462 |
重庆市 | 本科 | 历史类 | 491 | 428 |
甘肃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00 | 421 |
广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77 | 400 |
贵州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09 | 442 |
河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05 | 449 |
黑龙江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00 | 410 |
湖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86 | 432 |
湖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82 | 438 |
江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14 | 463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榆林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山东省(1段)综合类450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山东省 | 1段 | 综合类 | 450 | 444 |
附:榆林学院简介
学校现有榆阳、绥德和科创新城三个校区,设有16个二级学院,52个在招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47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4412人,专科生156人,硕士研究生453人,学历教育留学生26人,联合培养研究生531人。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21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778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19人,正高职称140人,副高级职称424人,博士305人,专任教师队伍896人。学校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聘任6名两院院士,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入选专家1人,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人,特支计划人才8人,三秦人才5人,省级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首席科学家4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2人,省级秦创原引用人才4人,陕西省高校杰出青年4人,省级青年人才托举计划获得者8人,陕西省教学名师9人,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40余人。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各类人才10万余名,1位校友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校是国家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获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国家级“四新”项目2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四新”项目6项,省级一流专业1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一流课程29门,省级教学团队4个,陕西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1个(含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含硕士专业领域学位授权点15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4个。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6个,省教育厅高校青年创新团队6个,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文化旅游研究院1个,省级“四主体一联合”校企联合研究中心5个,省级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陕西现代能源化工知识产权研究中心1个,省级公众科学素质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1个,其他省级科研平台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院等平台50余个,参与共建能源陕西实验室、旱区农业陕西实验室。7个科技小院入选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支持建设名单,8个科技小院入选“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省域科研综合竞争指数中位居全国第10位,软科排名由过去600多位上升到41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