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创办于1904年,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专业,7个省级(直辖市)专业,1个省重点、培育专业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3501名新生,涉及13个省市,那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陕西省(专科)理科356分、文科436分,四川省(专科)理科419分、文科407分,新疆(专科(单列类外语))理科195分、文科234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陕西省 | 专科 | 理科 | 356 | 150 |
四川省 | 专科 | 理科 | 419 | 150 |
新疆 | 专科(单列类外语) | 理科 | 195 | 140 |
云南省 | 专科 | 理科 | 332 | 200 |
陕西省 | 专科 | 文科 | 436 | 150 |
四川省 | 专科 | 文科 | 407 | 150 |
新疆 | 专科(单列类外语) | 文科 | 234 | 140 |
云南省 | 专科 | 文科 | 416 | 200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贵州省(专科)历史类294分、物理类297分,黑龙江省(专科)历史类298分、物理类316分,江西省(专科)物理类328分、历史类366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重庆市 | 专科 | 物理类 | 356 | 180 |
广西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07 | 200 |
贵州省 | 专科 | 物理类 | 297 | 180 |
黑龙江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16 | 160 |
湖北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09 | 200 |
湖南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33 | 200 |
江西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28 | 240 |
辽宁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17 | 150 |
重庆市 | 专科 | 历史类 | 180 | 180 |
广西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60 | 200 |
贵州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94 | 180 |
黑龙江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98 | 160 |
湖南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66 | 200 |
江西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66 | 270 |
辽宁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69 | 150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山东省(2段)综合类362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山东省 | 2段 | 综合类 | 362 | 150 |
附: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学校简介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加挂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牌子。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04年的云南蚕桑学堂,首开云南职业教育之先河,是一所以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专业为优势和特色,集农业、食品药品、大健康、工程、经济管理、电子信息等多专业融合发展的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是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云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云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文明校园、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为农业农村部“中国-缅甸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云南省农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云南省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是云南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云南省农学会、云南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秘书长单位。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2021年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60强”“全国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100强”。现有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国家级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
学校下设农学与园艺技术学院、畜牧兽医学院、食品药品与大健康学院、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互联网技术学院、云安产业学院7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基础部、体育工作部、公共艺术教育部5个公共教学部门。在职在编教职工558人(含协议教师),其中,正高级职称30 人,副高级职称123人,博士研究生16人(含在读),硕士研究生281人;“双师素质”教师186人,其中98位教师拥有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成果101项,其中,国家级15项;国家专利107项,农业农村部申报新品种10项。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46项,其中科技进步奖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