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师范学院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创办于1958年,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专业,7个省级(直辖市)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3296名新生,涉及24个省市,那忻州师范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忻州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忻州师范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内蒙古(本二A)理科369分、文科407分,山西省(本二B)理科430分、文科453分,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文科311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河南省 | 本二 | 理科 | 397 | 396 |
内蒙古 | 本二A | 理科 | 369 | 360 |
山西省 | 本二B | 理科 | 430 | 418 |
陕西省 | 本二 | 理科 | 441 | 372 |
四川省 | 本二 | 理科 | 503 | 459 |
云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50 | 420 |
河南省 | 本二 | 文科 | 489 | 428 |
内蒙古 | 本二A | 文科 | 407 | 381 |
山西省 | 本二B | 文科 | 453 | 446 |
陕西省 | 本二 | 文科 | 462 | 397 |
四川省 | 本二 | 文科 | 502 | 457 |
新疆 | 本二(单列类外语) | 文科 | 311 | 304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忻州师范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黑龙江省(本科)历史类461分,湖南省(本科)物理类450分、历史类478分,江西省(本科)物理类483分、历史类511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9 | 465 |
重庆市 | 本科 | 物理类 | 489 | 427 |
福建省 | 本科 | 物理类 | 503 | 449 |
广东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92 | 442 |
广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21 | 371 |
河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8 | 448 |
湖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6 | 437 |
湖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50 | 422 |
江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3 | 448 |
江苏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91 | 462 |
辽宁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57 | 368 |
重庆市 | 本科 | 历史类 | 492 | 428 |
福建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70 | 431 |
广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57 | 400 |
黑龙江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61 | 410 |
湖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89 | 432 |
湖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78 | 438 |
江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511 | 463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忻州师范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海南省(本科)综合类483分、上海市(本科)综合类413分、天津市(本科A)综合类500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海南省 | 本科 | 综合类 | 483 | 483 |
山东省 | 1段 | 综合类 | 446 | 444 |
上海市 | 本科 | 综合类 | 413 | 403 |
天津市 | 本科A | 综合类 | 500 | 475 |
附:忻州师范学院简介
忻州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经教育部2000年3月批准组建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为我省三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是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高校唯一的“‘两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1619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9700余人。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282人,其中,专任教师969人,教授59人,副教授284人,博士208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7人。学校现有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9人,山西省教学名师7人,山西省高校“131”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5人,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3人。
学校现有43个本科专业,涵盖法、教、文、史、理、工、管、经、艺等9个学科门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优势特色专业8个。现有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5个;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培育项目1项,山西省协同创新培育项目1项,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新型研发机构1个,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3个,山西省文物局科研基地1个;省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24门;省级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元好问研究、五台山文化研究处于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