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新兴职业学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创办于1993年。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1396名新生,涉及20个省市,那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云南新兴职业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宁夏(专科)理科208分、文科303分,青海省(专科)理科232分、文科268分,云南省(专科)理科205分、文科201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宁夏 | 专科 | 理科 | 208 | 200 |
青海省 | 专科 | 理科 | 232 | 150 |
陕西省 | 专科 | 理科 | 271 | 150 |
四川省 | 专科 | 理科 | 365 | 150 |
云南省 | 专科 | 理科 | 205 | 200 |
宁夏 | 专科 | 文科 | 303 | 200 |
青海省 | 专科 | 文科 | 268 | 150 |
陕西省 | 专科 | 文科 | 292 | 150 |
四川省 | 专科 | 文科 | 342 | 150 |
云南省 | 专科 | 文科 | 201 | 200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云南新兴职业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甘肃省(专科)物理类221分、历史类264分,广东省(专科)历史类331分、物理类353分,广西省(专科)历史类226分、物理类301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专科 | 物理类 | 228 | 200 |
重庆市 | 专科 | 物理类 | 180 | 180 |
甘肃省 | 专科 | 物理类 | 221 | 160 |
广东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53 | 200 |
广西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01 | 200 |
贵州省 | 专科 | 物理类 | 214 | 180 |
河北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22 | 200 |
黑龙江省 | 专科 | 物理类 | 288 | 160 |
湖北省 | 专科 | 物理类 | 280 | 200 |
湖南省 | 专科 | 物理类 | 358 | 200 |
江西省 | 专科 | 物理类 | 278 | 240 |
辽宁省 | 专科 | 物理类 | 249 | 150 |
安徽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03 | 200 |
重庆市 | 专科 | 历史类 | 180 | 180 |
甘肃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64 | 160 |
广东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31 | 200 |
广西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26 | 200 |
贵州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13 | 180 |
河北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51 | 200 |
黑龙江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85 | 160 |
湖北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42 | 200 |
湖南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27 | 200 |
江西省 | 专科 | 历史类 | 303 | 270 |
辽宁省 | 专科 | 历史类 | 292 | 150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云南新兴职业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海南省(专科)综合类383分、山东省(2段)综合类235分、浙江省(2段)综合类315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海南省 | 专科 | 综合类 | 383 | 250 |
山东省 | 2段 | 综合类 | 235 | 150 |
浙江省 | 2段 | 综合类 | 315 | 269 |
附:云南新兴职业学院简介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创建于1993年,是经云南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高等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是南方民族医药进修学院。经过二十八年的发展积淀,现有三个办学层次“中专、大专(高职大专、五年制大专)、专本套读”,共建医药类为主的专业五十余个。学院现有三个校区(花之城校区、水海子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1083.13亩。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专职教师700余人,外聘专家、教授270余人。学院下设11个二级学院:护理学院、医学康复学院、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民族文化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色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民族医药研究所、基础部。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一直秉持“技能决定一生,道德决定一世”的办学理念,重视德育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院始终以“素质教育、技能教育、特色教育”为办学宗旨;确立“立德树人、匠心报国”的校训,建设“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校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风,“勤学苦练、知行合一”的学风;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六个坚持,雷打不动”的管理特色,“面向基层”到“融通中外”的就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