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创办于2003年,学校现有9个省级(直辖市)专业。2024年在全国一共招收了3786名新生,涉及18个省市,那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分别是多少呢?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录取分数线2024
一、在传统高考省份(文科+理科)
在传统高考省份,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青海省(本二)理科333分、文科395分,山西省(本二C)理科406分、文科440分,四川省(本二)理科480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河南省 | 本二 | 理科 | 409 | 396 |
宁夏 | 本二 | 理科 | 382 | 371 |
青海省 | 本二 | 理科 | 333 | 325 |
山西省 | 本二C | 理科 | 406 | 418 |
陕西省 | 本二 | 理科 | 433 | 372 |
四川省 | 本二 | 理科 | 480 | 459 |
新疆 | 本二 | 理科 | 285 | 262 |
河南省 | 本二 | 文科 | 428 | 428 |
宁夏 | 本二 | 文科 | 456 | 419 |
青海省 | 本二 | 文科 | 395 | 382 |
山西省 | 本二C | 文科 | 440 | 446 |
新疆 | 本二 | 文科 | 311 | 304 |
二、在新高考改革省份(3+1+2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1+2模式省份,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广东省(本科)物理类486分,广西省(本科)物理类394分、历史类404分,河北省(本科)物理类475分、历史类477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安徽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3 | 465 |
福建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5 | 449 |
甘肃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04 | 370 |
广东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86 | 442 |
广西省 | 本科 | 物理类 | 394 | 371 |
河北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75 | 448 |
辽宁省 | 本科 | 物理类 | 448 | 368 |
安徽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73 | 462 |
福建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40 | 431 |
甘肃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21 | 421 |
广西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04 | 400 |
河北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77 | 449 |
辽宁省 | 本科 | 历史类 | 424 | 400 |
三、在综合改革高考省份(3+3高考模式)
在新高考3+3模式省份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2024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山东省(1段)综合类452分、天津市(本科B)综合类489分、浙江省(1段)综合类500分。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
海南省 | 本科 | 综合类 | 538 | 483 |
山东省 | 1段 | 综合类 | 452 | 444 |
天津市 | 本科B | 综合类 | 489 | 475 |
浙江省 | 1段 | 综合类 | 500 | 492 |
附: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简介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创建于2003年,前身是河南大学民生学院。2009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与河南大学强强联合,共同举办民生学院。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转设更名为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建校二十余年来,学校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近6万名优秀毕业生。在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中,学校排名全国综合第五。学校秉承“明德 至善 慎思 笃行”的校训,“乐业竞进 勇争一流”的校风和“敢于超越 自强不息”的学风,培养质量赢得社会广泛认可。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其中:金明校区占地面积501亩,位于开封市东京大道中段,金明大道北段,毗邻河南大学金明校区;新校区占地1370亩,位于东京大道西段,距离老校区7公里。学校办学条件完善,建有现代化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配置开放式体育馆、游泳馆;拥有标准化餐厅、学生公寓,学生公寓提供中央空调、淋浴热水。
学校现有在校生近2万人,全为本科生。学校设置包括传播学院、融媒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设计学院、艺术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语学院、医学院、体育学院等在内的12个二级学院,现有43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经、管、法、医、教育、艺术9大学科门类。
学校有新一轮河南省重点学科(2023—2027年)2个,“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河南省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7个,“河南省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资助项目”11个,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市厅级科技创新平台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