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怎么样,值得去读吗?中国海洋大学在本科中算是好大学吗,属于什么档次?社会认可度以及口碑如何?今天赶考猫高考网主要从大学排名、优势学科、校友评价等方面,带领大家深入了解中国海洋大学到底好不好,是否值得报考。
中国海洋大学位于山东青岛市,创办于1924年,是一所公办综合类本科大学,隶属于教育部。学校现有20个学院,68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专业学位类别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4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点25个。
一:中国海洋大学排名
在大学排名方面,根据软科2024中国大学排名显示,中国海洋大学全国排名第57位,仅次于上海大学;山东省内排行第2名,仅次于山东大学;全国综合类高校排名第33名,排在西北大学之上。
附: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如下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55 | 江南大学 | 江苏 | 综合 | 211,双一流,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4 | 56 | 上海大学 | 上海 | 综合 | 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2024 | 57 | 中国海洋大学 | 山东 | 综合 |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2024 | 58 | 华中师范大学 | 湖北 | 师范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2024 | 59 |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 | 理工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二:中国海洋大学王牌专业
在优势专业方面,根据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显示,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A++)、海洋科学(A++),进入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行列。
另外海洋技术(A++)、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A++),入选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行列。
这些专业学科发展速度和整体实力居于省属高校前列,是中国海洋大学最有实力的专业,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前景都非常不错!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档次 | 全国排名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
1 | 水产养殖学 | A++ | 1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2 | 海洋科学 | A++ | 2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3 | 海洋技术 | A++ | 1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4 |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 A++ | 1 | 6★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
5 | 药学 | A | 13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6 | 生物科学 | A | 16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7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A+ | 2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8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A | 4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9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A | 6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10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A+ | 8 | 5★ | 中国一流专业 |
共55个专业上榜,更多请查看:赶考猫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 |
三:校友的真实评价(5条)
以下为学长学姐们对中国海洋大学的校园环境、教学水平、学习风气、就业情况等的真实评价,欢迎参考!
校友评价1:
整体实力不错。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
校友评价2:
热门专业都是跟海洋相关的, 然而海洋相关的学科就业方面的选择并不是非常多。整体来说学习氛围一般,有学霸也有学渣。 食堂据说这些年有了很大的改善,校园建设也是越来越号。
校友评价3:
学校的师资力量还行,经济学教学偏海洋经济;学习氛围浓厚,图书馆一般人比较多;学校食堂有很多,南区三、四食堂,四食堂很好吃;北区一、二食堂和清真食堂,二食堂二楼改革之后很受欢迎,清真食堂物美价廉;东区食堂也不错。学校最热门的专业应该是偏海洋的,比如大气学院之类的。学费中贵。
校友评价4:
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OUC),简称中国海大、海大,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环境好,学习氛围浓厚,比较人性化,校园很大,配备了校园公交,学校食堂也不错。
校友评价5: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博士生导师350余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千人计划”特聘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7人,“长江学者”17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9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4人,“筑峰人才工程”、“绿卡人才工程”、“繁荣人才工程”岗位教授3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 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4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1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107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担任学校顾问、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名誉院长,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王曙光受聘学校顾问、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院长,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钱致榕受聘学校顾问、特聘讲席教授、行远书院院长,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受聘为名誉教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12位知名作家受聘为“驻校作家”,还有5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的“客座教授团”以及来自十几个国家的40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的“海外教授团”。[7][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