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校 > 院校口碑

太原理工大学怎么样 好不好(5条口碑)

更新:2024-12-05 13:52:36 赶考猫

太原理工大学怎么样,值得去读吗?太原理工大学在本科中算是好大学吗,属于什么档次?社会认可度以及口碑如何?今天赶考猫高考网主要从大学排名、优势学科、校友评价等方面,带领大家深入了解太原理工大学到底好不好,是否值得报考。

太原理工大学怎么样 好不好(5条口碑)

太原理工大学位于山西太原市,创办于1902年,是一所公办理工类本科大学,隶属于省政府。学校现有26个学院,89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专业学位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5个。

一:太原理工大学排名

在大学排名方面,根据软科2024中国大学排名显示,太原理工大学全国排名第108位,仅次于上海理工大学;山西省内排行第2名,仅次于山西大学;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40名,排在河北工业大学之上。

附: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如下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105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综合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2024107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理工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2024108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理工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2024109河北工业大学天津理工211,双一流,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部委院校,省部共建
2024110青岛大学山东综合省重点,保研

二:太原理工大学王牌专业

在优势专业方面,根据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显示,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A+)、矿物加工工程(A+),进入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行列。

另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A)、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A)、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A+)、安全工程(A)、采矿工程(A)、金属材料工程(A),入选中国一流专业行列。

这些专业学科发展速度和整体实力居于省属高校前列,是太原理工大学最有实力的专业,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前景都非常不错!

序号专业名称专业档次全国排名星级排名办学层次
1化学工程与工艺A+76★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2矿物加工工程A+76★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A155★中国一流专业
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A255★中国一流专业
5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A+75★中国一流专业
6安全工程A85★中国一流专业
7采矿工程A85★中国一流专业
8金属材料工程A85★中国一流专业
9物联网工程A+104★中国高水平专业
10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A104★中国高水平专业
共56个专业上榜,更多请查看:赶考猫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

三:校友的真实评价(5条)

以下为学长学姐们对太原理工大学的校园环境、教学水平、学习风气、就业情况等的真实评价,欢迎参考!

校友评价1:

还行吧,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坏,中等偏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希望继续努力,哈哈哈哈唉唉唉

校友评价2:

就读的并不是学校的王牌专业,相对管的比较松散,老师的专业性也不是很强,甚至讲课的时候,会出现严重的错误
但学校老师人比较好,照顾学生,学生的素质也不错

校友评价3:

太原理工大学(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TUT,位于山西省会太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入选教育部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理工科优势明显,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高校,材料科学学科、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2]  2015年跻身《QS金砖五国大学排名》400强。[3]  

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历经山西大学校工科、山西大学工学院,1953年独立建校,定名太原工学院,直属高教部。1962年归属山西省。1984年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与始建于1958年直属煤炭部的山西矿业学院合并,组建为太原理工大学。

学校现有明向、迎西、虎峪、柏林等四个校区,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27000名,博士研究生700余名、硕士研究生近5000名,以及来自五大洲的留学生。为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转型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校友评价4:

非常认真负责做学术的学校,实验室资源很多,师兄们都很好,愿意给你很详细的传授经验。所以觉得超级幸运。

校友评价5:

学校不错,挺大的,学术氛围浓厚,有些良好的实习环境,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我的任务,虚心向各位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并刻苦砖研教学大纲和考纲,以及相关教育教学理念等书籍,用心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上课时认真授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