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是几本院校?属于一本还是二本大学呢?学校实力到底怎么样?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批次都是第二批次招生,所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属于二本大学!
另外赶考猫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官网得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所理工类公办本科院校,省内本科批次录取院校。江苏省级特色专业2个:现代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省重点、培育专业专业2个: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在各省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2024)
包含2024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在各省市录取的本科批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等。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江苏省(本科) | 历史类 | 513 | 34650 | 478 |
物理类 | 515 | 125638 | 462 | |
安徽省(本科) | 历史类 | 516 | 23385 | 462 |
物理类 | 531 | 85121 | 465 | |
重庆市(本科) | 历史类 | 494 | 16132 | 428 |
物理类 | 521 | 48782 | 427 | |
福建省(本科) | 历史类 | 487 | 14881 | 431 |
物理类 | 535 | 50348 | 449 | |
甘肃省(本科) | 历史类 | 468 | 14221 | 421 |
物理类 | 482 | 40148 | 370 | |
广东省(本科) | 历史类 | 499 | 39535 | 428 |
物理类 | 526 | 104750 | 442 | |
广西省(本科) | 物理类 | 469 | 78270 | 371 |
历史类 | 471 | 24340 | 400 | |
贵州省(本科) | 物理类 | 456 | 85321 | 380 |
历史类 | 487 | 23685 | 442 | |
河北省(本科) | 物理类 | 536 | 72204 | 448 |
历史类 | 542 | 18794 | 449 | |
河南省(本二) | 理科 | 506 | 138119 | 396 |
文科 | 501 | 37674 | 428 | |
黑龙江省(本科) | 物理类 | 494 | 36432 | 360 |
历史类 | 499 | 9329 | 410 | |
湖北省(本科) | 历史类 | 505 | 20499 | 432 |
物理类 | 535 | 60488 | 437 | |
湖南省(本科) | 历史类 | 482 | 32689 | 438 |
物理类 | 506 | 81598 | 422 | |
江西省(本科) | 历史类 | 521 | 20773 | 463 |
物理类 | 524 | 61248 | 448 | |
内蒙古(本二A) | 理科 | 452 | 34120 | 360 |
文科 | 434 | 12214 | 381 | |
宁夏(本二) | 理科 | 429 | 14886 | 371 |
文科 | 474 | 5045 | 419 | |
青海省(本一) | 理科 | 385 | 11342 | 343 |
文科 | 445 | 2765 | 411 | |
山西省(本二B) | 理科 | 477 | 61057 | 418 |
文科 | 472 | 17494 | 446 | |
陕西省(本二) | 理科 | 479 | 58075 | 372 |
四川省(本二) | 理科 | 513 | 117337 | 459 |
文科 | 503 | 37298 | 457 | |
云南省(本二) | 理科 | 478 | 64646 | 420 |
文科 | 520 | 25859 | 480 | |
数据来源于赶考猫:www.gankaomao.com |
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简介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毗邻著名的钟山风景区,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百年名校。前身是我国近现代民主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创建于1918年的中华职业学校——我国第一所以“职业”冠名的学校。1952年,黄炎培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首任轻工业部部长,将学校交由轻工业部管理;1954年,更名为上海机械学校;1960年,整体搬迁至南京,更名为轻工业部南京机电学校;1998年,由轻工业部划归江苏省管理;1999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更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暂定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本科);202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百年传承、薪火相继,学校培养了张闻天、华罗庚、江竹筠、徐伯昕、朱森林、秦怡、顾心怿、王世绩、邹世昌等一批杰出校友及大批实用型技术人才。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引才用才力度。拥有以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代表的国家级教师团队4个,省级教学和科技创新团队32个,全国技术能手11人,“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国务院特贴、省名师、省级“333工程”培养对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双创博士、紫金文化创意人才、社科优青、南京市劳模、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南京市“十佳职教教师”等240余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5人(其中副主任委员5人)。
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持续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主持国家级项目20项、省部级项目58项;联合龙头企业、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职业院校行业组织等成立全国产教融合共同体2个;获批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1个、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1个、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职业院校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与31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与华为、西门子、ABB、现代重工、罗克韦尔等领军企业建立合作平台17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