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是几本院校?属于一本还是二本大学呢?学校实力到底怎么样?
安徽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批次都是第一批次招生,所以安徽大学属于一本大学!
另外赶考猫从安徽大学官网得知:安徽大学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一所综合类公办本科院校,省内本科批次录取院校。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生物科学、新闻学、考古学、法学、英语、电子信息工程;安徽省级特色专业5个: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物流管理、环境科学、档案学、电子商务。
附:安徽大学在各省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2024)
包含2024年安徽大学在各省市录取的本科批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等。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省(本科) | 历史类 | 586 | 5388 | 462 |
物理类 | 589 | 32056 | 465 | |
北京市(本科) | 综合类 | 596 | 11548 | 434 |
重庆市(本科) | 历史类 | 563 | 4507 | 428 |
物理类 | 612 | 9660 | 427 | |
福建省(本科) | 历史类 | 571 | 3270 | 431 |
物理类 | 588 | 20900 | 449 | |
甘肃省(本科) | 历史类 | 560 | 2559 | 421 |
物理类 | 577 | 9203 | 370 | |
广东省(本科) | 历史类 | 569 | 8777 | 428 |
物理类 | 580 | 37622 | 442 | |
广西省(本科) | 物理类 | 572 | 16189 | 371 |
历史类 | 578 | 2980 | 400 | |
贵州省(本科) | 物理类 | 587 | 11982 | 380 |
历史类 | 592 | 2372 | 442 | |
海南省(本科) | 综合类 | 664 | 3845 | 483 |
河北省(本科) | 物理类 | 566 | 40370 | 448 |
历史类 | 605 | 3619 | 449 | |
河南省(本一) | 理科 | 581 | 38682 | 511 |
文科 | 576 | 5468 | 521 | |
黑龙江省(本科) | 历史类 | 572 | 2556 | 410 |
物理类 | 593 | 10046 | 360 | |
湖北省(本科) | 历史类 | 579 | 4503 | 432 |
物理类 | 589 | 23071 | 437 | |
湖南省(本科) | 物理类 | 574 | 26214 | 422 |
历史类 | 577 | 4588 | 438 | |
江西省(本科) | 物理类 | 587 | 16249 | 448 |
历史类 | 589 | 3015 | 463 | |
吉林省(本科) | 物理类 | - | - | 345 |
历史类 | - | - | 369 | |
江苏省(本科) | 物理类 | 587 | 41690 | 462 |
历史类 | 587 | 6638 | 478 | |
辽宁省(本科) | 历史类 | 588 | 2750 | 400 |
物理类 | 618 | 9855 | 368 | |
内蒙古(本一A) | 理科 | 519 | 17201 | 471 |
文科 | 513 | 4074 | 478 | |
山西省(本一A) | 理科 | 581 | 12561 | 506 |
文科 | 557 | 2657 | 516 | |
山西省(本一A1) | 理科 | 553 | 22146 | 506 |
陕西省(本一) | 理科 | 583 | 12844 | 475 |
文科 | 545 | 3701 | 488 | |
上海市(本科) | 综合类 | 525 | 13276 | 403 |
四川省(本一) | 理科 | 593 | 31002 | 539 |
文科 | 561 | 7375 | 529 | |
天津市(本科A) | 综合类 | 612 | 9039 | 475 |
新疆(本一) | 文科 | 494 | 1421 | 425 |
云南省(本一) | 理科 | 593 | 9609 | 505 |
文科 | 599 | 3396 | 550 | |
数据来源于赶考猫:www.gankaomao.com |
附:安徽大学简介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和“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坚持走科研强校之路,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特色显著,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门类,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环境/生态学、物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4个学科进入前3‰);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33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437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1142人;实质双聘院士4名;全职引育“国家杰青”“万人领军”等国家级领军人才73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地方领军人才523人次。已形成了以两院“院士”、国家“杰青”“优青”等为引领,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师资队伍;聚焦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主攻方向,建设了“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产教研融合研究院等世界一流研究平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7个高端创新平台以及安徽省实验室等38个省级科研平台,产出了金属团簇材料、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磁斯格明子(skyrmion)存储材料等一批原创性成果,在高灵敏传感装备、毫米波芯片、水性聚氨酯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新光波导材料”研究成果刊载在Science期刊;学校202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资助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持续位居省属高校本级首位;“双一流”建设以来,共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94项。学校自然指数排名位居全国第46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指数在一流学科年度发展指数评价中位居全国第2;北京外国语大学发布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我校位列第54位;软科“双一流”高校教学实力排名,我校位列第69位。
学校坚持以贡献求发展,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校与安徽省16个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合作协议,与合肥市共建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与滁州市共建安徽大学滁州研究院,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三创学院,与10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1000多家企业保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大学智库指数排名进入前50名,已成为研究与解决安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之一;创新发展研究院连续入选“高校智库百强”,连续10年编撰《安徽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产品;围绕三农问题、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研究报告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人肯定性批示近120次(国家领导人批示19次);学校深化科教、产教、校地、军民“四个融合”,广汇人才培养资源,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学术共同体”,合作开设“物质科学”等5个英才班;聚焦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安徽首位产业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长鑫存储、科大讯飞、江淮汽车等共建校企互嵌式创新平台、研发机构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互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新工科”改革发展,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建互联网学院;与兵器工业集团214所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