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是几本院校?属于一本还是二本大学呢?学校实力到底怎么样?
安徽理工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批次都是第一批次招生,所以安徽理工大学属于一本大学!
另外赶考猫从安徽理工大学官网得知:安徽理工大学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是一所理工类公办本科院校,省内本科批次录取院校。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土木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地质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安徽省级特色专业9个: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测绘工程、英语。
附:安徽理工大学在各省本科批次录取分数线(2024)
包含2024年安徽理工大学在各省市录取的本科批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等。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省(本科) | 历史类 | 548 | 13298 | 462 |
物理类 | 557 | 57490 | 465 | |
北京市(本科) | 综合类 | 491 | 34236 | 434 |
重庆市(本科) | 物理类 | 505 | 57861 | 427 |
福建省(本科) | 物理类 | 546 | 43307 | 449 |
甘肃省(本科) | 物理类 | 535 | 20325 | 370 |
广东省(本科) | 物理类 | 526 | 104196 | 442 |
广西省(本科) | 物理类 | 505 | 52834 | 371 |
贵州省(本科) | 物理类 | 450 | 90778 | 380 |
海南省(本科) | 综合类 | 564 | 19597 | 483 |
河北省(本科) | 物理类 | 468 | 174738 | 448 |
河南省(本一) | 理科 | 542 | 83672 | 511 |
黑龙江省(本科) | 物理类 | 431 | 59183 | 360 |
湖北省(本科) | 物理类 | 539 | 57256 | 437 |
湖南省(本科) | 物理类 | 515 | 72035 | 422 |
江西省(本科) | 物理类 | 531 | 54360 | 448 |
吉林省(本科) | 物理类 | - | - | 345 |
江苏省(本科) | 物理类 | 545 | 87181 | 462 |
辽宁省(本科) | 物理类 | 509 | 48876 | 368 |
内蒙古(本一A) | 理科 | 525 | 15918 | 471 |
宁夏(本一) | 理科 | 453 | 10598 | 432 |
山西省(本一B) | 理科 | 527 | 33558 | 506 |
陕西省(本一) | 理科 | 487 | 52973 | 475 |
上海市(本科) | 综合类 | 438 | 34709 | 403 |
四川省(本一) | 理科 | 556 | 64020 | 539 |
天津市(本科A) | 综合类 | 539 | 28002 | 475 |
新疆(本一) | 理科 | 430 | 12233 | 390 |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 | 理科 | 335 | 8373 | 390 |
云南省(本一) | 理科 | 538 | 29950 | 505 |
数据来源于赶考猫:www.gankaomao.com |
附:安徽理工大学简介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安徽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学校淮南校区占地约3200亩,合肥校区占地340亩。
学校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30余万名,陈鲸、卢秉恒、彭苏萍、袁亮、陈湘生五位本科生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所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99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两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次被评为“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七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校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发起高校。大学生机器人协会、大学生航模与科技践行协会入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多名学生获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已与地方政府、国有大企、知名高校等150余个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先后成立了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芜湖)、能源革命工程技术研究院(晋城)、高等研究院(合肥)等。积极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牵头能源研究院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研究中心、深地研究中心建设,共建大健康研究院职业医学与健康联合研究中心,参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环境研究院建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