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的高考录取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大类招生机制为众多考生提供了一次进入优质高校的“捡漏”机会,特别适用于那些分数恰好符合心仪学校录取线,但难以直接录取至特定理想专业的考生。面对这种进退维谷的情况,大类招生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通过大类招生途径入学的学生,通常会在第一或第二学年结束时,根据个人的意愿,结合在校期间的学习表现以及高考成绩,在所属大类下的各个专业中进行分流,从而确定最终的专业培养方向。
但根据各高校本科招生简章来看,部分院校已经明确取消大类招生。
取消大类招生的院校名单
山东工商学院在今年取消了大类招生并全部回归按专业招生录取模式。根据学院这两年的招生来源计划表,去年公共管理类、经济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4个大类在今年被拆分成为15个专业单独招生。
而在更早之前,不少学校就已经彻底取消大类招生。2022年,中山大学取消大类招生,表示将恢复为按院系专业进行招生,即学生高考录取即确定专业。湖北民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也在同年全部安排专业招生,不再有大类、分类招生安排。
部分取消大类招生的学校及对应大类、专业 | ||
学校名称 | 取消招生大类 | 对应招生专业 |
山东工商学院(2024年取消大类招生) | 公共管理类 | 行政管理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
城市管理 | ||
慈善管理 | ||
经济学类 | 经济学 | |
能源经济 | ||
新闻传播学类 | 广告学 | |
编辑出版学 |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朝鲜语 | |
商务英语 | ||
翻译 | ||
英语 | ||
湖北民族大学(2022年取消大类招生) | 新闻传播学类 | 新闻学 |
编辑出版学 |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 |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信息安全 | ||
江西财经大学(2022年取消大类招生) | 金融学类 | 金融学 |
保险学 | ||
金融工程 | ||
金融科技 | ||
财政学类 | 财政学 | |
税收学 |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 理、市场营销) | 工商管理 | |
人力资源管理 | ||
市场营销 | ||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会计学(注册 会计师)、财务管理) | 会计学 | |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 | ||
财务管理 | ||
公共管理类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
行政管理 | ||
经济学类 | 经济学 | |
国民经济管理 | ||
数字经济 | ||
法学类 | 法学 | |
法学(法务会计)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工程管理 |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在这些高校中,中山大学在实施与撤销大类招生政策上无疑展现了高度的“决断力”。依据该校公开的《2021年招生大类及分流专业》信息,其18个招生大类(专业)中,有高达15个大类涵盖了66个专业,占据了该校全部69个专业的95.65%,这显示出该校在大类招生政策上的深入贯彻与执行。
大类招生,“错”哪儿了?
2023年1月16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特别提及“严格规范高校大类招生行为”。通知要求,原则上,高校按专业开展招生,“少数探索大类招生的高校要精心制定培养分流方案”,并“确保科学规范、公平公正”。
这并非教育部第一次提出要规范大类招生,2022年,教育部就曾明确过“培养方案不合理、不到位或招生和培养方案不一致的,不得开展大类招生”。
为何教育部会有此规定?这就不得不提到大类招生为人所争议的两个问题。
一度引起广泛争议的大类招生模式,将土木工程、水利与海洋工程归入计算机类别的做法曾引起热议。这种跨领域的整合无疑增加了学生们的困惑和焦虑。设想一个情景:一位热情洋溢的学生怀揣对A专业的梦想而来,却在分流时意外地被导向了一个他一无所知的B领域。这不禁令人质疑:在追求多元化教育的同时,是否牺牲了专业精准度和学生的职业规划?这样的大类招生不仅难以满足学生们个性化的专业诉求,也可能使学校的王牌学科黯然失色,在激烈的竞争中黯然退场。
然而,大类招生模式并非全无优点。它试图打破学科壁垒,鼓励跨学科的学习与创新思维。但关键在于如何平衡专业性与灵活性,确保学生能够在广泛的知识领域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得到充分的专业培养。对于学校而言,如何在保持教育创新的同时确保各自优势科目不被忽视,则是对管理者智慧的考验。
除了把差异过大的专业“塞”进一个大类,冷热专业捆绑也一直为公众所诟病。
对于部分进入大类招生的同学来说,尽管“捡漏”了好大学,但也有一定几率在专业分流的时候“踩坑”,其根本原因在于冷热专业捆绑导致的分流调剂“风险”。有网友将分流称为“第二次高考”,在不少大学把考试成绩作为分流时单一衡量标准的情况下,高考时的高分学生进了名校却被分流、调剂到冷门专业或非心仪专业的情形并不罕见。
在专业分流阶段,绩点较高的学生扎堆报热门专业,而绩点低的学生只能被调剂至冷门专业,这不仅导致“热门专业越来越热、冷门专业越来越冷”,也会致使被调剂的学生负面情绪滋生。而由于大类招生时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并不细致,即使学生符合被调剂专业的选考要求,也存在听不懂、挂科、延毕的情况。
山东工商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王西兵介绍今年政策时就明确提到,取消大类招生能够避免专业二次分流时有些同学被安排到不喜欢的专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