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中医药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考多少分才能上云南中医药大学?2025年云南中医药大学招生分数线高吗?会涨还是会降?
一:2025云南中医药大学录取分数线(预估)
根据去年(2024年)云南中医药大学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得知:
1、在本省:在云南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522分、文科577分,(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79分、文科544分。
2、在外省:在河南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89分、文科528分;在辽宁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05分;在天津市(本科A)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551分,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另外还可以通过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科学评估云南中医药大学2025年在各省的预估录取分数线与录取率。
二:云南中医药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在各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025年考生或家长们可查询如下表格,找到云南中医药大学在本省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等数据,科学预测该院校今年在本省最低录取投档线。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 | 物理类 | 524 | 93746 | 465 |
历史类 | 518 | 22510 | 462 | |
重庆(本科) | 历史类 | 518 | 11352 | 428 |
物理类 | 526 | 46014 | 427 | |
甘肃(本科) | 物理类 | 514 | 27515 | 370 |
广东(本科) | 物理类 | 516 | 120768 | 442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508 | 50779 | 371 |
历史类 | 525 | 10804 | 400 | |
贵州(本科) | 历史类 | 486 | 24007 | 442 |
物理类 | 491 | 58086 | 380 |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586 | 14706 | 483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505 | 114901 | 448 |
历史类 | 538 | 20265 | 449 | |
河南(本二) | 理科 | 489 | 165958 | 396 |
文科 | 528 | 22068 | 428 | |
黑龙江(本科) | 物理类 | 499 | 34833 | 360 |
湖北(本科) | 物理类 | 521 | 71942 | 437 |
历史类 | 526 | 14917 | 432 |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521 | 65953 | 422 |
历史类 | 496 | 26389 | 438 |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524 | 61059 | 448 |
辽宁(本科) | 物理类 | 505 | 50700 | 368 |
内蒙古(本一A) | 理科 | 486 | 24935 | 471 |
青海(本一) | 理科 | 380 | 12031 | 343 |
文科 | 476 | 1546 | 411 |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462 | 274479 | 444 |
山西(本二A) | 理科 | 493 | 51400 | 418 |
文科 | 515 | 8072 | 446 | |
陕西(本二) | 理科 | 465 | 67829 | 372 |
文科 | 492 | 12973 | 397 | |
四川(本二) | 理科 | 515 | 114610 | 459 |
文科 | 538 | 15761 | 457 | |
天津(本科A) | 综合类 | 551 | 24672 | 475 |
云南(本一) | 理科 | 522 | 38020 | 505 |
文科 | 577 | 7146 | 550 | |
云南(本二) | 理科 | 479 | 64001 | 420 |
文科 | 544 | 16400 | 480 |
三、云南中医药大学简介
学校成立于1960年,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昆明中医进修学校,1960年云南中医学院正式挂牌成立,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成为云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更名为云南中医药大学,是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培育单位、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目前,已发展成为以中医药为主体、民族医药为特色,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继续教育和对外教育呈现良好态势,医、理、工、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中医药院校。
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1.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3378人,硕士研究生2434人(含港澳台2人),博士研究生47人(含港澳台1人),留学生163人,港澳台学生5人。有在职在编教职工842人,其中博士人数268人,占比为31.83%,硕士人数450人,占比为53.44%,学历、学缘、职称结构合理。入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培养支持计划417人次,聘请118名国内外知名教授和专家担任名誉校长、客座教授、名誉教授。有2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特色专业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特色专业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5门,有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200余项。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学科5个、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3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首开我国傣医本科教育先河,构建全国唯一的傣医学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聚焦民族医药、滇南医药、南药研究三大科研集群,科研实验室总面积达17574.8㎡,设备总值达1.32亿元。拥有国家级及省级科研平台22个,其中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中医药临床评价研究中心1个,公共科技服务平台2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国际联合创新平台1个,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云南省科技特派团3个。拥有省级创新团队8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及站点23个。拥有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4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7个。推进校政、校校、校地、校企合作,打造“保健品化妆品第三方检测、临床药理评价研究、健康产品研发、中医药知识产权战略运营中心”4大平台,初步构建了“云中创造”“云中制造”健康系列品牌。科研立项和科研经费逐年提升,科技成果获奖稳中有升。近3年来(2021-2023年),学校作为第一单位获省级科研成果奖8项,其中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