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长沙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考多少分才能上长沙学院?2025年长沙学院招生分数线高吗?会涨还是会降?
一:2025长沙学院录取分数线(预估)
根据去年(2024年)长沙学院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得知:
1、在本省:在湖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00分、历史类510分。
2、在外省:在云南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97分、文科530分;在安徽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22分、历史类528分;在海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598分,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另外还可以通过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科学评估长沙学院2025年在各省的预估录取分数线与录取率。
二:长沙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在各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025年考生或家长们可查询如下表格,找到长沙学院在本省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等数据,科学预测该院校今年在本省最低录取投档线。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 | 物理类 | 522 | 96255 | 465 |
历史类 | 528 | 19123 | 462 | |
北京(本科) | 综合类 | 487 | 35128 | 434 |
重庆(本科) | 历史类 | 498 | 15290 | 428 |
物理类 | 508 | 56230 | 427 | |
福建(本科) | 历史类 | 510 | 10773 | 431 |
物理类 | 535 | 50348 | 449 | |
甘肃(本科) | 历史类 | 490 | 10422 | 421 |
物理类 | 485 | 38906 | 370 | |
广东(本科) | 历史类 | 518 | 28255 | 428 |
物理类 | 537 | 88330 | 442 |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495 | 59446 | 371 |
历史类 | 510 | 13968 | 400 |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490 | 58160 | 380 |
历史类 | 502 | 18572 | 442 |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598 | 12377 | 483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508 | 110329 | 448 |
历史类 | 521 | 27324 | 449 | |
河南(本二) | 理科 | 484 | 174483 | 396 |
文科 | 506 | 34448 | 428 | |
黑龙江(本科) | 物理类 | 471 | 44354 | 360 |
历史类 | 517 | 7302 | 410 | |
湖北(本科) | 历史类 | 525 | 15178 | 432 |
物理类 | 532 | 62904 | 437 |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500 | 88344 | 422 |
历史类 | 510 | 20835 | 438 |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532 | 53409 | 448 |
历史类 | 545 | 11760 | 463 | |
江苏(本科) | 物理类 | 524 | 113931 | 462 |
历史类 | 524 | 29546 | 478 | |
辽宁(本科) | 物理类 | 462 | 71350 | 368 |
历史类 | 462 | 16760 | 400 |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469 | 257855 | 444 |
山西(本二B) | 理科 | 470 | 65414 | 418 |
文科 | 475 | 16710 | 446 | |
陕西(本二) | 理科 | 463 | 69361 | 372 |
文科 | 480 | 16587 | 397 | |
上海(本科) | 综合类 | 437 | 34923 | 403 |
四川(本二) | 文科 | 527 | 21394 | 457 |
天津(本科A) | 综合类 | 528 | 31017 | 475 |
云南(本二) | 理科 | 497 | 52334 | 420 |
文科 | 530 | 21675 | 480 |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497 | 171951 | 492 |
三、长沙学院简介
长沙学院创建于1970年,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70年11月的长沙市革委会师训班、1978年7月的长沙基础大学、1983年5月的长沙大学。2004年由原长沙大学(专科)升格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长沙市为主管理”体制。学校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湖南省一本招生高校,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210余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10余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2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20余人次,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省科技领军人才、省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中青年专家、省12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人选、省“百人计划”人选、省100个科技创新人才、省青年芙蓉学者、省湖湘青年英才、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芙蓉教学名师等100余人次。有110余位教师被省内外高校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人才培养 学校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6300余人,已累计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600余人。拥有省级现代化产业学院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及以上实践教学平台46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一流本科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思政课“金课”等共77门。积极推进协同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20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学校生源质量好,高分段考生数量逐年增加。2020年我校在湖南省内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录取;2021年湖南省实施新高考以来,我校在省内各专业组的平行一志愿投档线位列省内同批次新升一本高校首位。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我校学生学科竞赛成绩2019-2023年综合排名居全国第180位、全国新建本科高校第9位。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居全省同类本科高校前列。2014年至2022年,连续四届荣获湖南省“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称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