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考多少分才能上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分数线高吗?会涨还是会降?
一:2025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分数线(预估)
根据去年(2024年)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得知:
1、在本省:在辽宁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503分、物理类518分。
2、在外省:在山西省(本一B)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540分,(本二A)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504分,(本二B)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96分;在江苏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62分;在山东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540分,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另外还可以通过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科学评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在各省的预估录取分数线与录取率。
二: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在各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025年考生或家长们可查询如下表格,找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本省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等数据,科学预测该院校今年在本省最低录取投档线。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 | 物理类 | 558 | 56226 | 465 |
北京(本科) | 综合类 | 530 | 25414 | 434 |
福建(本科) | 物理类 | 571 | 29120 | 449 |
甘肃(本科) | 物理类 | 547 | 16706 | 370 |
广东(本科) | 物理类 | 543 | 79727 | 442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506 | 52186 | 371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524 | 37448 | 380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544 | 62750 | 448 |
河南(本一) | 理科 | 573 | 46513 | 511 |
河南(本二) | 理科 | 504 | 141292 | 396 |
黑龙江(本科) | 物理类 | 566 | 15839 | 360 |
湖北(本科) | 物理类 | 566 | 37319 | 437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558 | 35798 | 422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560 | 31477 | 448 |
江苏(本科) | 物理类 | 562 | 67047 | 462 |
辽宁(本科) | 历史类 | 503 | 11474 | 400 |
物理类 | 518 | 44818 | 368 | |
内蒙古(本二A) | 理科 | 452 | 34120 | 360 |
青海(本一) | 理科 | 424 | 6738 | 343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540 | 92843 | 444 |
山西(本一B) | 理科 | 540 | 27528 | 506 |
山西(本二A) | 理科 | 504 | 45282 | 418 |
山西(本二B) | 理科 | 496 | 49671 | 418 |
陕西(本二) | 理科 | 489 | 51905 | 372 |
上海(本科) | 综合类 | 487 | 22781 | 403 |
四川(本一) | 理科 | 578 | 42941 | 539 |
四川(本二) | 理科 | 546 | 75136 | 459 |
天津(本科A) | 综合类 | 598 | 12245 | 475 |
新疆(本二) | 理科 | 357 | 23898 | 262 |
文科 | 387 | 6411 | 304 | |
云南(本一) | 理科 | 563 | 19350 | 505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553 | 106995 | 492 |
三、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简介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始建于1952年,学校现已建设成为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三方共建高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类别。工程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等5个学科先后获批国防特色学科(方向),省双一流建设优势特色学科2个。
学校下设25个教学、科研单位。现有49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0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个,国防科工局国防重点专业和国防紧缺专业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33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7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2个,10个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3个省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综合实验实训基地,1个省级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近年来,先后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87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一等奖21项;目前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国家级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82门,省级精品课程27门(包含精品课、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省级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项目81项,校级资源共享课35门。近三年,累计参加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竞赛项目5851组次。其中,国家级竞赛获奖 1434 组次,省级竞赛获奖 4417 组次,涉及获奖学生 14877人次,涉及指导教师 7068 人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