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肇庆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考多少分才能上肇庆学院?2025年肇庆学院招生分数线高吗?会涨还是会降?
一:2025肇庆学院录取分数线(预估)
根据去年(2024年)肇庆学院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得知:
1、在本省:在广东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28分、历史类511分。
2、在外省:在山西省(本二B)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40分;在安徽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512分、物理类511分;在海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571分,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另外还可以通过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科学评估肇庆学院2025年在各省的预估录取分数线与录取率。
二:肇庆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在各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025年考生或家长们可查询如下表格,找到肇庆学院在本省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等数据,科学预测该院校今年在本省最低录取投档线。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 | 历史类 | 512 | 24898 | 462 |
物理类 | 511 | 110485 | 465 | |
重庆(本科) | 物理类 | 490 | 66360 | 427 |
福建(本科) | 物理类 | 533 | 51659 | 449 |
广东(本科) | 物理类 | 528 | 102219 | 442 |
历史类 | 511 | 32381 | 428 |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481 | 69374 | 371 |
历史类 | 489 | 19171 | 400 |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447 | 94089 | 380 |
历史类 | 504 | 17822 | 442 |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571 | 17978 | 483 |
河南(本二) | 理科 | 490 | 164286 | 396 |
文科 | 503 | 36361 | 428 | |
湖北(本科) | 物理类 | 508 | 82752 | 437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505 | 82704 | 422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520 | 64914 | 448 |
内蒙古(本二A) | 文科 | 429 | 12822 | 381 |
青海(本一) | 理科 | 348 | 16777 | 343 |
文科 | 435 | 3237 | 411 |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464 | 270424 | 444 |
山西(本二B) | 理科 | 440 | 85875 | 418 |
四川(本二) | 理科 | 525 | 101095 | 459 |
文科 | 516 | 27969 | 457 | |
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 | 文科 | 329 | 3617 | 304 |
云南(本二) | 文科 | 517 | 27137 | 480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503 | 165616 | 492 |
三、肇庆学院简介
肇庆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公办全日制本科高校,位于广东省珠三角城市肇庆(距广州90公里)。学校坐落于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中,与星湖山水相互呼应,尽显优美秀丽,堪称读书治学之佳境。学校创建于1970年。2000年3月,西江大学、肇庆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本科肇庆学院。办学五十多年来,肇庆学院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谱写了一篇中国地方大学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华章,培养了近23万名各类优秀人才,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持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优质内涵发展。学校拥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具有教育、电子信息、设计三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21个二级学院,面向23个省区及港澳台地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6万人,硕士研究生73人。大力推进省市共建学科建设和“冲补强”提升计划,设有省特色重点学科2个、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市共建重点学科3个,市重点学科3个,机械工程学科为珠江学者设岗学科。学校按照“做强新工科、做优新师范、做特新艺术、提升新文科、发展新农科”的学科发展思路深入推进“五新建设”,有60个本科专业招生,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13个,省级以上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8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通过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5个,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化学专业通过第二级师范类专业认证。
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着力夯实学校事业发展基础。学校有主校区和星湖校区两个校园,总占地面积1279亩。学校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95亿元,纸质藏书189.34万册,电子图书390.64万种,电子期刊近2万种,中外文献数据库36个。学校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有信息化门户平台、OA办公系统、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推进教学科研条件现代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