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考多少分才能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5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招生分数线高吗?会涨还是会降?
一:2025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预估)
根据去年(2024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得知:
1、在本省:在广东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552分、物理类557分。
2、在外省:在山西省(本二A)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500分、文科499分;在福建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531分、物理类559分;在山东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528分,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另外还可以通过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科学评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5年在各省的预估录取分数线与录取率。
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在各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025年考生或家长们可查询如下表格,找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在本省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等数据,科学预测该院校今年在本省最低录取投档线。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 | 历史类 | 521 | 21592 | 462 |
福建(本科) | 历史类 | 531 | 7685 | 431 |
物理类 | 559 | 35531 | 449 | |
甘肃(本科) | 历史类 | 491 | 10268 | 421 |
物理类 | 472 | 44545 | 370 | |
广东(本科) | 历史类 | 552 | 13882 | 428 |
物理类 | 557 | 61640 | 442 |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522 | 41690 | 371 |
历史类 | 522 | 11384 | 400 |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495 | 54707 | 380 |
历史类 | 505 | 17576 | 442 |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621 | 8571 | 483 |
河南(本二) | 文科 | 517 | 27870 | 428 |
湖北(本科) | 历史类 | 530 | 13882 | 432 |
物理类 | 539 | 57256 | 437 |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536 | 52227 | 422 |
历史类 | 545 | 10380 | 438 |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537 | 48834 | 448 |
历史类 | 547 | 11351 | 463 | |
宁夏(本二) | 理科 | 415 | 17693 | 371 |
文科 | 467 | 5617 | 419 | |
青海(本一) | 理科 | 384 | 11486 | 343 |
文科 | 423 | 3902 | 411 |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528 | 115784 | 444 |
山西(本二A) | 理科 | 500 | 47481 | 418 |
文科 | 499 | 11109 | 446 | |
陕西(本二) | 理科 | 464 | 68266 | 372 |
文科 | 473 | 18575 | 397 | |
四川(本二) | 理科 | 532 | 92017 | 459 |
文科 | 524 | 23127 | 457 | |
新疆(本二) | 理科 | 364 | 22585 | 262 |
文科 | 328 | 11655 | 304 | |
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 | 理科 | 309 | 12563 | 262 |
文科 | 325 | 3827 | 304 | |
云南(本二) | 理科 | 504 | 48212 | 420 |
文科 | 548 | 14981 | 480 |
三、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简介
——服务产业,引领职教,构建“技术+师范”发展新格局
人才培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34项;现设有26个二级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6万余人;开设有74个本科专业,其中理工类专业37个,文科类专业37个;师范类专业36个;建有7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和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110余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学校构建了高素质“双师型”职教师资与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体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建有15个产业学院;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获批“广东省大学科技园”“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单位资格;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开展协同创新战略合作项目,与知名企业共建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64个。近三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系列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内外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屡获大奖,共获国家级奖励500多项、省级奖励1800多项。就业率连年保持在同类高校前列,获评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学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打造民族学、教育学、电子信息3大学科高峰,ESI工程科学学科全球排名前1%;现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9大主要学科门类,有民族学、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3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教育学、民族学、新闻传播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会计、新闻与传播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是“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和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职教专硕”)教育试点单位,有32个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800余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00余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