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遵义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考多少分才能上遵义师范学院?2025年遵义师范学院招生分数线高吗?会涨还是会降?
一:2025遵义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预估)
根据去年(2024年)遵义师范学院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得知:
1、在本省:在贵州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02分、历史类540分。
2、在外省:在河南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80分;在重庆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97分、历史类515分;在海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622分,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另外还可以通过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科学评估遵义师范学院2025年在各省的预估录取分数线与录取率。
二:遵义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在各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025年考生或家长们可查询如下表格,找到遵义师范学院在本省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等数据,科学预测该院校今年在本省最低录取投档线。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 | 物理类 | 513 | 108578 | 465 |
历史类 | 503 | 28463 | 462 | |
重庆(本科) | 物理类 | 497 | 62533 | 427 |
历史类 | 515 | 11930 | 428 | |
福建(本科) | 历史类 | 514 | 10172 | 431 |
甘肃(本科) | 物理类 | 483 | 39749 | 370 |
历史类 | 506 | 8030 | 421 | |
广东(本科) | 历史类 | 515 | 30094 | 428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496 | 58830 | 371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502 | 50320 | 380 |
历史类 | 540 | 8940 | 442 |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622 | 8436 | 483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511 | 105893 | 448 |
历史类 | 552 | 15432 | 449 | |
河南(本二) | 理科 | 480 | 181368 | 396 |
黑龙江(本科) | 物理类 | 455 | 50134 | 360 |
湖北(本科) | 物理类 | 513 | 78557 | 437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480 | 112948 | 422 |
历史类 | 500 | 24663 | 438 |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511 | 74465 | 448 |
历史类 | 531 | 16688 | 463 | |
江苏(本科) | 历史类 | 517 | 32754 | 478 |
物理类 | 528 | 108842 | 462 | |
内蒙古(本二A) | 理科 | 388 | 53754 | 360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465 | 265938 | 444 |
山东(2段) | 综合类 | 479 | 232843 | 150 |
山西(本二B) | 理科 | 437 | 87908 | 418 |
陕西(本二) | 文科 | 474 | 18344 | 397 |
四川(本二) | 理科 | 514 | 115972 | 459 |
文科 | 514 | 29427 | 457 | |
云南(本二) | 理科 | 485 | 60046 | 420 |
三、遵义师范学院简介
学校占地面积2100余亩,已完成北区建设近1000亩(南区1100亩正在规划建设中),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有18个学院(教学部),普通本科专业51个,涵盖文、理、工、管、农等9大学科门类,面向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14851人,并向老挝、越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10国招收留学生,在册留学生56人;学校目前共有教职工1120人,其中有博士239人,硕士530人,正高170人,三级教授8人,副高39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省政府津贴3人;省管专家2人,市管专家9人。
学校现有学科共16个,其中含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6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金课”41门;省级一流师资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平台12个,省级一流教学管理团队1个。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1个,全国妇联、教育部“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社科联人文社科示范基地2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1个,省社科联学术先锋号2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3个,省教育厅创新团队6个,省教育厅创新群体8个,省教育厅产学研基地5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高等学校特色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
经过百年发展,学校形成了“厚德树人、笃学致用”的校训、“遵道循义、敦品励学”的校风、“道业并重、德识双馨”的教风、“力学力思、求知求是”的学风。以“立足地方、服务基层”为己任,培养了大量扎根地方、面向基层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人才。当前,学校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创新,感恩奋进,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基层、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坚守百年师范办学传统,充分利用遵义丰富红色资源,充分发挥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思政课改革“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牵头高校、贵州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平台优势,不断推动学校实现特色高质量发展,致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优势明显,红色文化育人特色突出,与遵义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在国外有声誉、国内有影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区域一流应用型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