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今年最低考多少分才能上广西大学?2025年广西大学招生分数线高吗?会涨还是会降?
一:2025广西大学录取分数线(预估)
根据去年(2024年)广西大学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得知:
1、在本省:在广西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85分、历史类587分。
2、在外省:在青海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455分;在安徽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98分;在浙江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542分,更多省市见如下表格。
另外还可以通过赶考猫高考志愿模拟填报平台,科学评估广西大学2025年在各省的预估录取分数线与录取率。
二:广西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在各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2025年考生或家长们可查询如下表格,找到广西大学在本省录取的最低分、最低位次等数据,科学预测该院校今年在本省最低录取投档线。
省份 | 科目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安徽(本科) | 物理类 | 598 | 26539 | 465 |
重庆(本科) | 物理类 | 559 | 29235 | 427 |
历史类 | 573 | 3482 | 428 | |
福建(本科) | 物理类 | 602 | 15214 | 449 |
甘肃(本科) | 物理类 | 573 | 10091 | 370 |
广东(本科) | 物理类 | 584 | 33599 | 442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585 | 11643 | 371 |
历史类 | 587 | 2196 | 400 |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529 | 34769 | 380 |
历史类 | 576 | 3793 | 442 |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614 | 9643 | 483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561 | 44969 | 448 |
历史类 | 595 | 5114 | 449 | |
河南(本一) | 理科 | 589 | 31680 | 511 |
文科 | 564 | 8193 | 521 | |
黑龙江(本科) | 物理类 | 576 | 13544 | 360 |
湖北(本科) | 历史类 | 576 | 4923 | 432 |
物理类 | 591 | 21997 | 437 |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574 | 26214 | 422 |
历史类 | 575 | 4859 | 438 | |
江西(本科) | 历史类 | 574 | 4993 | 463 |
物理类 | 578 | 20981 | 448 | |
江苏(本科) | 物理类 | 589 | 39949 | 462 |
辽宁(本科) | 物理类 | 539 | 35949 | 368 |
内蒙古(本一A) | 理科 | 545 | 12093 | 471 |
宁夏(本一) | 理科 | 482 | 6750 | 432 |
青海(本一) | 理科 | 455 | 4262 | 343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546 | 81611 | 444 |
山东(2段) | 综合类 | 599 | 22909 | 150 |
山西(本一A) | 理科 | 550 | 23366 | 506 |
陕西(本一) | 理科 | 510 | 39999 | 475 |
文科 | 533 | 5151 | 488 | |
上海(本科) | 综合类 | 495 | 20693 | 403 |
四川(本一) | 理科 | 588 | 34790 | 539 |
文科 | 570 | 5299 | 529 | |
天津(本科A) | 综合类 | 612 | 9039 | 475 |
新疆(本一) | 理科 | 440 | 10970 | 390 |
云南(本一) | 理科 | 536 | 30906 | 505 |
文科 | 585 | 5580 | 550 |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542 | 120511 | 492 |
三、广西大学简介
广西大学坐落于素有“中国绿城”之称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广西大学1928年成立于梧州,1939年成为国立广西大学,首任校长是被誉为教育界“北蔡南马”和“一代宗师”的我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民主革命家马君武博士,李四光、陈望道、李达、陈寅恪、梁漱溟等一大批名家大师曾在这里任教。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广西大学”校名。1953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被拆分到19所高校。1958年,毛泽东主席批准广西大学恢复重建。1997年,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并被教育部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建高校。2022年,继续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大力实施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努力打造领军团队及创新人才队伍,推进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等九个方面的创新举措,产生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近年来,王双飞院士主持的“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和“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纸浆无元素氯漂白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分别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郑皆连院士领衔的“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团队奖牌,主持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第16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获第36届国际桥梁大会(IBC)最高奖——乔治•理查德森奖,获2020年广西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2021年广西最高科学技术奖;青年教师谢斐作为唯一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讯作者,以“船帆座脉冲星风云X射线偏振趋近同步辐射理论极限”为题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Nature)发表研究成果,实现了以广西本地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在《自然》发文的历史性突破;韩林海教授获2023年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202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6年以来,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获教育部等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51项,获广西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项,广西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3项,广西创新争先奖4项,广西卓越工程师奖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5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