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农业大学最新排名:内蒙古农业大学全国排名第261位,仅次于集美大学;内蒙古内排行第2名,仅次于内蒙古大学;全国农林类高校排名第21名,仅次于河北农业大学。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内蒙古农业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内蒙古农业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内蒙古农业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内蒙古农业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内蒙古农业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20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205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 农林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3 | 197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 农林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198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 农林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1 | 199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 农林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 内蒙古农业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内蒙古农业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67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167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 农林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3 | 153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 农林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157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 农林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1 | 127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 农林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3. 内蒙古农业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内蒙古农业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312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3 | 312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 农林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二:内蒙古农业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内蒙古内高校排名中,内蒙古农业大学排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之上,仅次于内蒙古大学,排第2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 | 内蒙古大学 | 综合 |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 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 公办 |
2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农林 |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3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师范 |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三:内蒙古农业大学在农林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农林类高校排行中,内蒙古农业大学仅次于河北农业大学,排名第21位,排在江西农业大学之上。
农林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20 | 河北农业大学 | 河北 保定市 | 省重点,保研,省部共建 | 公办 |
21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22 | 江西农业大学 | 江西 南昌市 | 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四:内蒙古农业大学简介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林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特色,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法、艺等8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具备培养高职高专、学士、硕士及博士的完整高等教育体系。2001年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2012年成为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2013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行列。
1952年,原河北农学院、平原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和山西农学院的兽医专业整建制迁至归绥(现呼和浩特),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本科高等学校——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内蒙古林学院成立。1960年,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1999年,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
“十三五”以来,学校先后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400余项,科研进账经费15.5亿元。获批包括优青、重点、重大项目课题、重点国合、联合基金等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62项,经费2.30亿元;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9项,经费2.66亿元;依托“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持承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10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科技和社科成果奖75项,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奖30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项;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600余篇,授权专利1326项。学校在乳酸菌、蒙古羊、蒙古马、蒙古牛、野骆驼、牧草、玉米、燕麦等特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第一单位审定(登记)动植物新品种38个,其中,以学校为第一技术完成单位和第一完成人培育的杜蒙羊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转化科技成果16项,转化进账经费6064万元。建成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台站、集成攻关大平台及哲学社会科学基地等)98个。获批建成科技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教育厅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39个 ,自治区领军人才团队2个,成立校级创新团队27个。学校入选文化部、教育部共同组织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承担该项目的高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