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岛科技大学最新排名:青岛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209位,仅次于武汉纺织大学;山东省内排行第9名,仅次于山东农业大学;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60名,仅次于武汉纺织大学。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青岛科技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青岛科技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青岛科技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青岛科技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青岛科技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62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162 | 青岛科技大学 | 山东 青岛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3 | 182 | 青岛科技大学 | 山东 青岛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160 | 青岛科技大学 | 山东 青岛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1 | 161 | 青岛科技大学 | 山东 青岛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 青岛科技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青岛科技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52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152 | 青岛科技大学 | 山东 青岛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3 | 151 | 青岛科技大学 | 山东 青岛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140 | 青岛科技大学 | 山东 青岛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1 | 135 | 青岛科技大学 | 山东 青岛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3. 青岛科技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青岛科技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134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3 | 134 | 青岛科技大学 | 山东 青岛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2 | 138 | 青岛科技大学 | 山东 青岛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2021 | 156 | 青岛科技大学 | 山东 青岛市 | 理工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二:青岛科技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山东省内高校排名中,青岛科技大学排在山东财经大学之上,仅次于山东农业大学,排第9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8 | 山东农业大学 | 农林 | 山东 泰安市 | 省重点,保研 | 公办 |
9 | 青岛科技大学 | 理工 | 山东 青岛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10 | 山东财经大学 | 财经 | 山东 济南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公办 |
三:青岛科技大学在理工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理工类高校排行中,青岛科技大学仅次于武汉纺织大学,排名第60位,排在江西理工大学之上。
理工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59 | 武汉纺织大学 | 湖北 武汉市 | 省重点,研究生院 | 公办 |
60 | 青岛科技大学 | 山东 青岛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 公办 |
61 | 江西理工大学 | 江西 赣州市 | 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公办 |
四:青岛科技大学简介
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创业双50强高校”,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学校历史底蕴厚重,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更名为青岛橡胶工业学校;1958年升格为山东化工学院,1984年、2002年先后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和青岛科技大学,至今形成了“五校区一基地”的办学格局。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先后获得1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现有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合物加工技术及其相关热物理科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生态化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传感与生命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性能聚合物及成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态化工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孵化器等13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与成果转移转化载体。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培育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了9家(软控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赛轮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金王集团、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旭域土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高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泰科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济南恒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4月,首个以山东省高校命名的卫星——“青科大一号”卫星发射升空;2021年5月,“天问一号”安全着陆火星,学校提供自主导航关键核心技术。学校专利转让数列全国高校第37位,获批山东省高价值专利培育单位、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因“政产学研融合”而闻名的“青科大模式”广受社会赞誉,并被国务院研究室《决策参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进行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