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校 > 大学排名

江西理工大学全国排名(2025-2022最新排名)

更新:2024-12-09 19:44:18 赶考猫

2025年,江西理工大学最新排名:江西理工大学全国排名第211位,仅次于南通大学;江西省内排行第4名,仅次于江西财经大学;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61名,仅次于青岛科技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全国排名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江西理工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江西理工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江西理工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江西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江西理工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68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168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赣州市理工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2023169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赣州市理工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2022178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赣州市理工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2021209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赣州市理工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2. 江西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江西理工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138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4138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赣州市理工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2023141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赣州市理工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2022145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赣州市理工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2021153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赣州市理工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3. 江西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U.S.News版)

按USNews中国大学排行榜看,江西理工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187位。

年份排名院校所在地类型办学层次
2023187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赣州市理工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2022244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赣州市理工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二:江西理工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江西省内高校排名中,江西理工大学排在华东交通大学之上,仅次于江西财经大学,排第4位。

省内排名院校名称类型所在地级别性质
3江西财经大学财经江西 南昌市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公办
4江西理工大学理工江西 赣州市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公办
5华东交通大学理工江西 南昌市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公办

三:江西理工大学在理工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理工类高校排行中,江西理工大学仅次于青岛科技大学,排名第61位,排在北京建筑大学之上。

理工类排名院校名称所在地级别性质
60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市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公办
61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赣州市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公办
62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大兴区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公办

四:江西理工大学简介

江西理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2013年成为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是国务院批准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工结合,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并有权接收华侨及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宝钢教育奖评审高校;学校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和钢铁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被誉为“有色冶金人才摇篮”。

学科建设整体水平较高,学校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江西省研究生工作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6个交叉二级学科点,4个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冶金工程入选江西省争创国家“双一流”建设突击队学科,并入选教育部“高校学科领域优先发展清单”;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学科水平评估居全国22%-32%,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化学工程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学校现有72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6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7个、10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评估)、江西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0门、省级一流课程114门。

以质量立校、办一流学府。学校坚持“教学优先、教师优先、学生优先”的工作原则和“教学是否满意、教师是否满意、学生是否满意”的工作标准,引导优质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集聚。学校拥有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稀有稀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稀土产品检测与溯源)、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科研平台,1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3个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海智计划工作站,2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培育智库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58个校内外实习基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