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天津商业大学最新排名:天津商业大学全国排名第475位,仅次于天津农学院;天津市内排行第16名,仅次于天津农学院;全国财经类高校排名第25名,仅次于湖北经济学院。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天津商业大学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天津商业大学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天津商业大学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天津商业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天津商业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384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84 | 天津商业大学 | 天津 | 财经 | 省重点,保研 |
2023 | 371 | 天津商业大学 | 天津 | 财经 | 省重点,保研 |
2022 | 350 | 天津商业大学 | 天津 | 财经 | 省重点,保研 |
2. 天津商业大学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天津商业大学2024年全国排名第231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231 | 天津商业大学 | 天津 | 财经 | 省重点,保研 |
2023 | 245 | 天津商业大学 | 天津 | 财经 | 省重点,保研 |
2022 | 250 | 天津商业大学 | 天津 | 财经 | 省重点,保研 |
2021 | 248 | 天津商业大学 | 天津 | 财经 | 省重点,保研 |
二:天津商业大学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天津市内高校排名中,天津商业大学排在天津美术学院之上,仅次于天津农学院,排第16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5 | 天津农学院 | 农林 | 天津 | 省属,研究生院 | 公办 |
16 | 天津商业大学 | 财经 | 天津 | 省重点,保研 | 公办 |
17 | 天津美术学院 | 艺术 | 天津 | 省属,八大美院 | 公办 |
三:天津商业大学在财经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财经类高校排行中,天津商业大学仅次于湖北经济学院,排名第25位,排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之上。
财经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24 | 湖北经济学院 | 湖北 武汉市 | 省属 | 公办 |
25 | 天津商业大学 | 天津 | 省重点,保研 | 公办 |
26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上海 松江区 | 省属 | 公办 |
四:天津商业大学简介
天津商业大学原名天津商学院,由国家商业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于1980年创建。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7年学校更名为天津商业大学。
学校坚持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深厚商学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建立起了“意识、知识、能力、体验”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天津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天津市级一流本科课程27门。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市级精品课16门。建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天津市品牌专业,5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8个专业为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2个专业为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金融学专业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天津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天津市“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学校拥有热能与动力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食品与药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天津商业大学—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国旅游及饭店业优秀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单位)10个、天津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天津市A级(优秀)高校众创空间1个。近年获市级教学名师奖13人,市级教学团队18个。
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81名,其中正高级150名,副高级301名;具有博士学位者709名。拥有国家级人才6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1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2人、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5人、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天津市“项目+团队”重点培养专项资助1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2个、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5个,现有兼职博导1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