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哈尔滨金融学院最新排名:哈尔滨金融学院全国排名第833位,仅次于福建警察学院;黑龙江省内排行第27名,仅次于黑龙江工业学院;全国财经类高校排名第47名,仅次于武汉商学院。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哈尔滨金融学院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哈尔滨金融学院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哈尔滨金融学院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哈尔滨金融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哈尔滨金融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594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594 | 哈尔滨金融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市 | 财经 | 省属 |
2023 | 600 | 哈尔滨金融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市 | 财经 | 省属 |
2022 | 600 | 哈尔滨金融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市 | 财经 | 省属 |
更多2024高考志愿填报参考: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2. 哈尔滨金融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哈尔滨金融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472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472 | 哈尔滨金融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市 | 财经 | 省属 |
2023 | 472 | 哈尔滨金融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市 | 财经 | 省属 |
2022 | 490 | 哈尔滨金融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市 | 财经 | 省属 |
2021 | 476 | 哈尔滨金融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市 | 财经 | 省属 |
更多2024高考志愿填报参考: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二:哈尔滨金融学院省内排名一览表(2024)
在黑龙江省内高校排名:哈尔滨金融学院排在黑龙江工业学院之后,排第27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26 | 黑龙江工业学院 | 综合 | 黑龙江 鸡西市 | 公办 | |
27 | 哈尔滨金融学院 | 财经 | 黑龙江 哈尔滨市 | 省属 | 公办 |
更多2024高考志愿填报参考: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三:哈尔滨金融学院在财经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4)
在财经类高校排行中:哈尔滨金融学院仅次于武汉商学院,排名第47位,排在河南财政金融学院之上。
财经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46 | 武汉商学院 | 湖北 武汉市 | 省属 | 公办 |
47 | 哈尔滨金融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市 | 省属 | 公办 |
48 |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 河南 郑州市 | 省属 | 公办 |
更多2024高考志愿填报参考:https://www.gankaomao.com/baokao/ |
四:哈尔滨金融学院简介
哈尔滨金融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享有亚欧大陆桥的明珠美誉的城市——哈尔滨市,学校由中国人民银行创办,是一所传承“央行基因”,扎根龙江,立足金融办教育的应用型本科财经大学。
学科专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牢固树立“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求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现有在校生一万一千余人,设有11个教学单位,拥有涵盖经、管、文、法、工五个学科门类的23个本科专业。2022年会计学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信用管理、会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金融工程和保险学等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金融工程、保险学、审计学、知识产权和财务管理等5个校级重点专业,全省首批设置知识产权专业和全省首个且唯一的金融科技专业,努力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跨学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拥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学校自主建设在线开放课程21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获省级高等教育类教学成果奖2项。
被誉为“金融家的摇篮”,东北地区金融人才的“黄埔军校”。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已为国家培养6万余名毕业生,大多数毕业生就职于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毕业生综合评价称职率在95%以上,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金融行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金融类专门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肯定和广泛认同。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英国、美国开展联合办学,与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都有广泛的联系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