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交通学院最新排名:山东交通学院全国排名第460位,仅次于临沂大学;山东省内排行第27名,仅次于临沂大学;全国理工类高校排名第144名,仅次于常州工学院。
高校排名是多方面的,山东交通学院实力究竟如何?在全国排名第几位?属于什么档次?
不同的机构,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不同,以下为“软科”、“校友会”、“Qs”、“U.S.News”等各知名高等教育评级机构发布的:山东交通学院历年排名榜,仅供参考!
一:山东交通学院全国排行榜一览表(近三年)
1. 山东交通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软科版)
按软科排名版大学排行榜看,山东交通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336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36 | 山东交通学院 | 山东 济南市 | 理工 | |
2023 | 358 | 山东交通学院 | 山东 济南市 | 理工 | |
2022 | 343 | 山东交通学院 | 山东 济南市 | 理工 | |
2021 | 383 | 山东交通学院 | 山东 济南市 | 理工 |
2. 山东交通学院全国排名历年表(校友会版)
按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看,山东交通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315位。
年份 | 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办学层次 |
---|---|---|---|---|---|
2024 | 315 | 山东交通学院 | 山东 济南市 | 理工 | |
2023 | 330 | 山东交通学院 | 山东 济南市 | 理工 | |
2022 | 334 | 山东交通学院 | 山东 济南市 | 理工 | |
2021 | 321 | 山东交通学院 | 山东 济南市 | 理工 |
二:山东交通学院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山东省内高校排名中,山东交通学院排在潍坊学院之上,仅次于临沂大学,排第27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26 | 临沂大学 | 综合 | 山东 临沂市 | 省属 | 公办 |
27 | 山东交通学院 | 理工 | 山东 济南市 | 公办 | |
28 | 潍坊学院 | 综合 | 山东 潍坊市 | 省属 | 公办 |
三:山东交通学院在理工类高校排名一览表(2025)
在理工类高校排行中,山东交通学院仅次于常州工学院,排名第144位,排在浙江万里学院之上。
理工类排名 |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级别 | 性质 |
---|---|---|---|---|
143 | 常州工学院 | 江苏 常州市 | 公办 | |
144 | 山东交通学院 | 山东 济南市 | 公办 | |
145 | 浙江万里学院 | 浙江 宁波市 | 省属 | 公办 |
四:山东交通学院简介
山东交通学院是一所以培养综合交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山东省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
学校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交通部济南汽车机械学校。2000年,学校由交通部划转山东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管理体制;2002年,教育部批准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和中国重汽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山东交通学院;2005年,山东省水运学校并入;2011年,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1年,获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典型经验高校;2016年,山东省内燃机研究所整建制并入;2017年,获批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A类);2019年,获批山东省文明校园;2020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2024年,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经过67年的发展,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管、理”为支撑,以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国际化视野,富有创新意识和实干精神的交通事业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校,现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为交通行业培训各种管理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共计31万余名。
学校拥有市厅级及以上科研平台57个,包括1个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1个工信部实验室(山东)、1个省重点实验室(筹)、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11个,2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5个省高等学校实验室、2个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防范技术研究中心(交通运输行业)、3个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7个省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6个地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地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地市级工程实验室、4个地市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此外,还有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交通运输科普基地。近五年,主持纵向课题约700项,纵横向科研经费累计6.7亿余元。出版专著180余部,发表SCI、SSCI、CSSCI等收录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00余篇;获授权专利200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其中“黄河中下游地区粉土路基建造支撑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高效智能全环境模拟道路加速加载实验系统研发”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改扩建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智能感知、预警与精细化控制及应用”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